看初试,你初试第一,导师来一句,你科研相对别人弱,于是你下了;
看复试,你论文多篇,当然不是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级别了,只是普通的cssci来源,导师来一句,初试不行,基础不扎实;
即使你初试第一,复试第一,然而英语你不是最高,导师来一句,你对外语的阅读和理解水平不行,以后发外文期刊不行,于是你又败了;
即使你初试第一、复试也优秀,这里面有第二、三年考导师的,导师来一句你还年轻,于是你又下了;
即使你综合起来很优秀,导师有自己的硕士研究生考自己的博士,导师来一句,我对自己的学生知根知底,于是你又下了。
即使从考试来看,你已经最强了,老师来一句,你的本科和硕士学校不行,不如你的竞争对手,你又下了;
即使上述条件你又突破了,恭喜了你,请问你是哪里人,你一个东北的考广东的,人家导师更喜欢一个福建的考生,或者广东本省的考生,所以你又下了;
如果你拿着一斤茶叶给老师,另一人拿着一沓人民币给老师,你想想老师会要谁?老师来一句,这社会一般人的智商都差不多,谁的情商高,我就要谁了;
更为现实的一个例子:当一个学生跟老师说:"老师好,我得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老师心里想“管我屁事”,你又没拿出一万块给我,而另一人什么都荣誉没得到,却给了老师两千,老师会要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