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记得三年前自己初次踏进图书馆的那一刹那既兴奋又痛苦的心情:兴奋的是这里有
这么多好的藏书,六年的奋斗使他们终于属于自己;痛苦的是知道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
看不完这里的藏书。我已经意识到“横扫图书馆”的生活并不属于我,因为这既不可能,
也不可以。
说不可能,是因为即使只在社科的北侧,那里有历史,传记和所有的外文书,一个个的架
子,我又能读多少?即使只是经济学中的金融学中的资本市场,涉及的已经成形得基础知
识也包括Asset Pricing , Corporate Finance,Microstructure, Derivatives等等,还
有与之相关的Accounting, Banking,以及太多太多的数学,更不用提Google上永远搜不完
的working paper。看到三个架子的书,敬畏和惶恐的心情已经彻底压倒了当初的兴奋。
说不可以,是因为自己本科无系统无方法的阅读过不少的书籍,但这样的四年使自己既没
有办法在社会上维持自己的生存,又不能在学术上看到哪怕是点点的希望。而且自己逐渐
发现,虽然每一个领域都如此的吸引人去思考,每一套理论体系都能解释很多的现象,但
没有一个理论能解释和预言所有的现象,没有一个理论能消除未来的不确定性。
慢慢的,自己终于认识到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习知识
,也没有任何知识可以在复杂多变的真实世界中给出确定性的答案,可以让人不加思考的
执行就获得幸福。教育的目的只在于培养人面对不确定性的能力,使人形成自己习惯的思
维方式,懂得如何去观察这个世界复杂的现象,对其进行简化,提取重要的信息分析、综
合,然后做出推理、判断,最后依据事实反思、修正自己思维的过程(能得出这个结论,
可见CCER的经济学教育是比较成功的)。有一个合适的目标,掌握了一个合适的方法,这
样就少却了很多的痛苦。自己也逐渐建立起了面对未来的自信,知道虽然没有什么知识能
把握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但思维可以面对一切的不确定性!
大考验交流一些金融的感悟和感想。邮箱:
www@daddysav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