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3-5-1 08:58:35
中国企业的年龄还小,还需要慢慢的成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09:11:35
人多素质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09:12:30
如果没有国企,中国的飞机发动机早就造出来了。
如果没有国企,汽车业更是兴旺发达。

建议楼主到私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和福建看看,私营经济创造能力是无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09:18:33
难得有这么一篇帖子,现在这论坛内自由主义大行其道,很多人不讲实证证据。只是一味鼓吹自由化、市场化,很多人盲从。国企对我国经济的作用无可置疑,同时确实存在着问题。但是,每一种发展战略都存在着他特定的利弊。民营经济一般规模小、实力弱,在后发展国家很难实现做大做强,更不用说赶超了。特别是在今天全球化开放经济的时代。格申克龙的《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大家可以看看德国是怎么实现赶超的,也是需要ZF扶植的大企业。而有网友提到的美国、日本和韩国,建议你先自己看看文献资料和经济史,日本和韩国是典型的ZF扶植的大企业,同样的《通商省与日本奇迹》这本书可以看看,不要自己独自里面没有料,就想当急先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09:19:51
既然国企的效率那么好,利润那么高,又符合国家政策,是利国利民。那就干脆把全国所有的民企都国有化吧,这样大家同处在一个体制内,拿着国家的,亏了有国家,赚了自己肥。多好啊,这样,我们的国家社会就进步了,社会福利大大的提高。
楼主高明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09:22:17
我就在大型国企,不说也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09:23:05
华为作为私企,技术应该是非常不错的吧,这个和国企应该没什么关系,
我就是在大型国企,深知其效率低下,举个例子来说吧,高铁的大规模上马,恐怕不能说是市场与效率的成功吧,估计应该是领导意志的集中体现。
个人认为,国家经济的发展,还是要靠私企的壮大,因为私企的配置资源效率会更高,而国家,则是要事前制定合理的,有指导意义的政策,并事后做好严格监管(不要拿黑钱就闭嘴什么的),这样的话,经济会发展的更好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09:25:19
qi509 发表于 2013-4-30 17:26
难道君忘了毛时代中国几个汽车厂?为什么20年都没搞出来汽车发动机?

君不见到现在中国那几个军工厂也 ...
刚建国的时候连汽车都不能造,要求搞发动机未免要求过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09:25:21
xinchuzu 发表于 2013-4-30 09:35
这些都不是理由。
1 很多国家没有国企,也从来没有大规模无序开采。你何时见到美国、日本,拼命盗挖自己的 ...
zan咱凭什么跟人家比?国企的初衷只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到后来没办成,反而滋生很多问题,我们就一味的打倒国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09:30:21
如果真取消国企的各种福利待遇,你看看民企是否能造出大飞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09:44:40
论坛里都是知识分子,竟然有很多人赞同楼主的意见,这说明中国要走市场经济道路,路还很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09:46:08
 经济学界的国企“反对派”有一个基本观点:国企无效率,应当私有化——这是毋庸置疑的“公理”!

  在主流媒体上,ZF研究机构的一著名经济学人就曾撰文指出:“至于国有企业的效率是否高于民营企业,则已经有中外研究机构所作的实证分析,对它作出了有翔实数据支持的否定性结论。”所以,“最与市场经济不相称的便是国营部门……”于是,他依靠这个“伪公理”,一是先要求国企退出竞争性领域。为此,他还多次杜撰党中央国企改革决定,说“ZF要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这是中央明确了的方针”。二是近来亮明底牌,接着要求国企退出“国民经济命脉”。如在2011年12期《中国改革》中,他撰文要求国企退出“列宁所说的‘制高点’,即‘国民经济命脉’”。目前“国有企业在石油、电信、铁道、金融等重要行业中继续处于垄断地位”,这是“市场经济体制还是很不完善的主要表现”。

  总之,他就是要否定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以来关于国企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重大决策,主张全面私有化。否则,他认为就是“国家资本主义趋向就变得十分明显”。“权贵资本主义就是官僚资本主义,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了。”他还希望这一类“假改革”成为“新”的“顶层设计”,能够左右党的十八大走向。

  几乎同一时间段内,欧美ZF,尤其是“重返亚洲”来“领导亚洲”的美国,也公开要求中国ZF反国企、反“国家资本主义”,以消除欧美国家主导的、虚伪之极的“国际自由贸易”的障碍。

  天下没有“国企搞不好”的公理

  目前,国内对于这个经济学人以上“三聚氰胺”式的“改革”言论已经有诸多批评。这里补充的内容是,仅仅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些说法也是非常片面的。因为,事实上还有“中外研究机构所作的实证分析”及深刻的理论分析表明,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中,国企无效率和私有化并不是畅通无阻的“公理”。国企无效率=傻瓜经济学。

  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赫伯特•西蒙等就批评过“国企无效率”,私有化乃人间正道的经济学“伪公理”。斯蒂格利茨指出,有了竞争,加强监管,经理资本主义企业和国企都可以发展。天下没有“国企搞不好”的公理,只有这样不切实际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观点。斯蒂格利茨写道:

  傻瓜式的经济学理论暗示,私有制比国有企业更有效率。私有制毕竟俱足激励,而公有制做不到。

  无论是在公共部门还是在私营部门中,高效企业和低效企业并存。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大型钢铁企业的效率要高于美国的私有企业。美国最成功的行业之一仍然是高等教育产业,而美国所有一流的大学都是国有的而且不以营利为目的。

  赫伯特•西蒙因在“现代企业的实际功能”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曾经指出,人们过分夸大了现代资本主义与官办企业之间的差异。在这两种体制下,每个人都是在为别人打工。用来刺激经理人与工人的激励机制是完全相同的。……“没有任何先验的理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组织中产生的正面激励要比在目标多元化的组织中产生的这种正面激励要容易(或困难)得多。由利益驱动的组织要比其他组织更有效,这种结论并不是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组织经济假设的必然结果。如果这一点从经验上看是正确的,那么我们还需要寻找支撑这一结论的其它公理假设。

  不仅如此。这些年来,欧美的一些知名经济学家已经和斯蒂格利茨联手研究,再次据实在《私有化:成功与失败》的报告集中说明,国企通过改革可与市场经济共舞、融合,且“做得好”。他们的这项内容广泛的研究成果分别显示出,在全球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中:私有企业“不胜其任”的例子很多,而国有企业做得好的例子屡见不鲜。

  如果在垄断行业实现私有化,那么“私有部门比ZF更擅长玩弄垄断权术,结果是总体经济效率并未提升” 。

  西蒙和斯蒂格利茨两人的研究表明,确保私有化卓有成效地实现社会目标的条件与市场趋于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完全相同:不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包括格林沃尔德和斯蒂格利茨所讨论的信息不对称或其他形式的市场不完备等问题。简言之,满足私有化的假想状态是极其脆弱的,或者说根本就不存在。

  私有化问题远比十多年前所形成的意识形态思维要复杂得多,也比华盛顿共识支持者们的预想更为纷繁。说得好听一点儿,其理论假设远比当初的思维更脆弱;私有化进程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却比他们的想象更为严重。

  欧洲并没有搞过全面私有化

  在对中国国企改革产生过影响的欧洲国家的私有化,其实也是有限的政策行动。

  欧洲国家似乎并没有完成对战略部门实施全面私有化这一宏伟蓝图。仅仅有几个国家,如英国和西班牙完成了对能源、电信、交通等战略部门的全面私有化。其他国家,除了近期的一些案例外,战略部门(尤其是能源部门)的大部分资产仍然由国家控制。

  私有化的宏观经济效果在西欧国家体现得并不明显。唯一可信的是,私有化对公债具有负面影响。……迄今为止,那些能正确反映私有化与企业绩效因果关系的研究成果,还十分少见。……一个令人很感兴趣的发现是,有相当一部分项目(至少有30%)只是将国有企业的少部分资产实现了私有化。ZF对私有企业仍然持有较大的份额,看来极不情愿失去对国有政策的控制。这是新发现,毫无疑问,还有待进一步调研。

  20世纪90年代欧洲出现的私有化浪潮,代表了企业产权史的一次巨大转变。然而,仍有一种观点挥之不去,即认为私有化没有明显改变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ZF仍在通过直接或间接手段掌控企业。……主要股权的出售并不是避免ZF对于私有化企业干预的充分条件。ZF能够通过黄金股来赋予自身广泛的自由决定权,控制已经进行了部分甚至全面私有化的企业。……黄金股在西欧国家非常普遍。……事实上,ZF利用黄金股来确保广义上的国家安全,防止国防领域的私有化企业被敌方(外国)接管,保证公用事业部门提供天然气、电力、水、通信和交通等公共服务。这些服务的提供和重点设施的保卫确有战略意义,尤其当私有化不能确保在充分自由和有效管制两方面齐头并进时,更是如此。

  私有化的微观效应并不明显,无论在私有化企业绩效还是在企业治理结构方面,都是如此。

  另外,200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也从方法论的角度指出,简单地划分公共、私人部门十分粗糙,将它们完全对立起来则不可理喻。

  现在的制度分析都依赖于十分粗糙的分类,把制度安排要么归入公共,要么归入私人,即作为国家的一部分或市场的一部分。这导致了对市场失败和国家失败的简单诊断:要么需要ZF的干预,要么需要私有化。……正像先前的分析已经对国家与市场间的选择过度简化一样,在集权与分权之间作出唯一选择的假设也同样过于简单。……私有化不是灵丹妙药。

  没有各种公共制度作为支持市场的基础,任何市场都不能长期存在下去。在现实场景中,公共的和私有的制度经常是相互啮合和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存在于相互隔绝的世界里。

  更早些时候,英国的经济学家约翰•维克斯和乔治•亚罗在对1980年代英国私有化进程展开广泛分析的基础上也已经提出,在事实中: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和监管政策效力的大小一般比所有制问题本身对经营业绩的影响更大。……公有制和竞争完全可以相互兼容。

  由此可见,就是在欧美的西方经济学领域中,“国企无效率”、全面私有化也不过是苍白无力的一家之言,特别是美国ZF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拼命推销的一种破绽百出、受到广泛批评的意识形态观点。它们并不是公理,而一旦被某经济学人吹捧为不容置疑的普世真理,就已经是他在伪造“公理”了,显得其人虚张声势,手头既没有事实的全貌,也没有通行的道理。而在中国国内,与其相反的观点和分析更是大量存在,且言之有理。

  私有化的“市场经济”已经陈旧过时

  另外,事实上我们刚刚看到的一幕滑稽剧是:金融海啸中美国和欧洲ZF救市,计划经济﹑国有化一起上。当然,ZF偏爱大公司、银行家贪婪是需要批判,但 “权贵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 ” 、“权力搅买卖”也真的派上了用场。

  2012年伊始,欧美自由派代言人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就发表阿德里安•伍尔德里奇国家资本主义在崛起的主题报告。墨西哥国际问题专家阿尔弗雷多•哈利费•拉默真实地介绍了其主要内容:

  西方国家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危机在加剧,与此同时国家资本主义在新兴市场以全新方式强势崛起。

  报告认为“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的未来无比辉煌”,但却并不看好印度和南非这两个国家,同时指出欧洲国家的资本主义已经陈旧过时。

  报告称“因为更为强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崛起,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危机变得更加深重,国家资本主义将国家权力与资本主义相结合,同时很好地利用了国有企业上市和实行全球化等资本主义手段”。国家资本主义从来没有达到今天这样的“规模,拥有如此高明的手段”。

  数字让人不得不服:国家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经济模式……。

  报告强调,全球最强大企业都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践行者,汇集世界四分之三石油储备的十三大石油企业全部为国家所有,例如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

  伍尔德里奇说,“国有企业的成功身影几乎存在于任何产 业”……。

  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一帆风顺、欣欣向荣,因为西方国家危机而更显强大”,“国家在前进而私人部门在后退,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中国,也发生在全世界”。据统计,在全球工业范围内,能源产业的国有企业参与比例为67%,电力产业为55%。

  国家资本主义的一个优点是“企业由专业人士而非官僚或者亲朋好友管理”。今天新兴国家经济的年增长率为5.5%,而西方国家的年增长率只有1.6%,预计在今后9年中,新兴国家G DP总量将占到世界总量的一半。国家资本主义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尽管如此,这份“特别报告”仍对国家资本主义持一定怀疑态度,对它的创新能力以及自我修正能力表示质疑,认为体制矛盾可以在经济快速发展时得到容忍,但在经济困难时就会爆发。笔者认为这种怀疑并没有意义,因为没有什么体制是完美的。

  伍尔德里奇认为,“新兴国家已经学会如何利用市场来推动其政治目标发展”,“市场看不见的手已经被国家资本主义看得见的手所替代”。在“国家资本主义”模式下,全球历史潮流将朝着国有化发展。

  放眼世界,认真学习和领会西方经济学,“国企无效率”是伪说,“国家资本主义”或“权贵资本主义”也功不可没,要一分为二。到了2011年下半年,在欧美经济界一片喧闹、惊恐中“二次探底”风险增大,欧美ZF最担心的就是缺钱救市,恐怕“国家资本主义”也不给力了。“这也使得推行第二批次的私有化成为欧洲ZF面对的严峻挑战”。

  国企需要批评但不能妖魔化

  当然,实事求是看我国国企,并不否认国企制度需要继续完善,也不否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路线图。与之相关的 “ZF失灵”也应当注意校正。

  但是,如果有人不是在这个角度讨论问题,而是要通过妖魔化国企,全面否定公有制和国有经济,实行彻底的“民进国退”,在向往“欧美模式”时当“超越哥”,置“欧美模式”都存在国企、“国家资本主义”“权贵资本主义”的基本事实于不顾,这又是哪家的道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09:49:32
willgcw 发表于 2013-5-1 09:19
既然国企的效率那么好,利润那么高,又符合国家政策,是利国利民。那就干脆把全国所有的民企都国有化吧,这 ...
"拿着国家的,亏了有国家,赚了自己肥"这个说到点子上了,国企要想效率提高,关键还得体制、机制改革啊,要引入更多社会力量监督和制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09:51:30
百十一 发表于 2013-4-30 10:05
“1 很多国家没有国企,也从来没有大规模无序开采。你何时见到美国、日本,拼命盗挖自己的资源了?
2  ...
楼主真是。。。。。,这层虽然说得不全面,但还是睁开眼看的。一个根子上:不是说国企一点事没干,而是拿了十多亿人的资源,做了两亿人的事,富了两千万内部人。你说”我们干活了,就是效率有点低,这不是罪“,NND,把大家的口粮都吃了还在你家门口秀肌肉,这个事还不够恶心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09:52: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09:56:01
百十一 发表于 2013-4-30 16:53
原因是中国汽车企业不大,几百个小规模汽车企业互相之间搞低价竞争,没有利润,没有规模收益 ...
军工是个例子。完全垄断的情况下,发动机起来了吗?没有俄国人的发动机,自己的什么战斗机有战斗力吗?垄断,发动机,别开玩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10:00:30
如果没有国企,也许会更好,其他的私有企业存在,也未必是坏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10:05:12
各有利弊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10:08: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10:24:29
只要国家权力私有,所谓公有、国有只是障眼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10:32:19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10:36:32
看着讨论的热闹,我也来说两句:首先资源问题:所谓的无序开采,并不仅仅是大伙一哄而上,到处乱挖,竞价低卖,而是许多的私人矿井,对一个矿藏,他们只开采富矿,容易开采的矿,贫矿和难开采的矿,他们就扔掉不开了。而国企在开采资源时,基本是贫矿富矿一起都要采的。
其次企业效率问题,这个原因很复杂,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的,即有制度问题,也有社会问题和历史文化原因,比如:国企最令人质垢的一杯茶,一份报,这种情况有,但并不是全部,基本只存在管理科室,一线很少见,相同的是私企甚至是不少外企上班时挂QQ,上论坛,玩微信的也不在少数,这个是人性的问题,和企业性质没关系,比如我们国家5000年来一直就是一个官本位,而不是法治和自由的国家,这样的环境造就的奴才当然要比人才多的多,这个是全社会的事,不单是国企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10:43:03
如果是凭借市场力量公平竞争出现的大国企,我们当然欢迎,但如果只是一味依赖行政资源的倾斜,造就的低效率国企,我们就应该坚决抵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10:56:09
还有人浮与事的问题,国企确实存在2-3人干一个岗位的问题,这个问题从反面看是降低了企业效率,但从另一方面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看看现在的就业压力,想想,如果国企把这些人再释放出来,会怎么样?别说丛林法则那一套,不信现在把一群人扔到亚马逊去,看有几个人能存活,弱者不能因为他弱就剥夺他生存的权利,对待弱者的态度,体现的是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看看自上一个时代,大规模的国企转化为私企后,整个社会上行贿受贿,食品安全,社会稳定等问题全面爆发,这难道不应该反思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11:03:48
一家之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11:09:08
xinchuzu 发表于 2013-4-30 09:35
这些都不是理由。
1 很多国家没有国企,也从来没有大规模无序开采。你何时见到美国、日本,拼命盗挖自己的 ...
美国和日本上百年前或者几十年前不是也是各种矿难频发!再说日本的发展都是掠夺了中国的资源才发展起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11:10:35
qi509 发表于 2013-4-30 17:26
难道君忘了毛时代中国几个汽车厂?为什么20年都没搞出来汽车发动机?

君不见到现在中国那几个军工厂也 ...
中国不是没有,是制造的东西,没有别人可靠!别人发展了上百年,技术都通过检验得到了发展,可是中国有什么东西,中国人却自己不用,最后没有办法完善!悲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11:19:05
ComEcoHR 发表于 2013-5-1 00:59
既然都在经济论坛里面混,大家能不能拿出点研究者的样子来
我替楼主说几句话,目前,在跨国的研究当中,没 ...
赞。 可惜理性的人总是少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11:37:03
515563367 发表于 2013-5-1 09:25
刚建国的时候连汽车都不能造,要求搞发动机未免要求过高了
你说得对,但应该跟楼主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11:48:5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