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797 24
2013-05-01
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之类的所谓与天性、天理、天道什么的,别假于“天”而乱扯,天不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吗,先把山填了海再说。
二、一种学说,如果没出世就夭折了,那没什么说的,但如果创立后,都只经历了几十年上百年,就无情地被灭了,他的生命力那也有限得很。你想得到这种思想的传承,或者为了香火,最终还是会被灭。像什么法家,墨家等。就算是儒家,都经历过多少次的根本性的改变,改得就连孔子复活过来都不认得的程度,才得以经历这么多年。
三、所以说,别把自己说成是“天”,当成是“天”,也别和天绑在一起,天若有情天亦老,天没有你们想像中的那么高尚和谐模。
     一种学说,灭了就灭了,现在也没必要重新捡起来,仿佛你们一做他的代言人,就无所不能一样,如果自己没有新的思想,最终得  到的亦是死魂灵,脱离不了自灭和被灭的命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5-1 12:09:26
儒是没有形而上根基的绝对遵从,因此儒是一种非理性的坚信态度。这样的东西容易被绝大多数人接受,并容易被传播和继承。

道是具有深厚形而上根基的世界观学问,因此道是一种崇尚理性的怀疑态度。这样的东西只会被极少数所理解,因而不容易传播和继承。任继俞前辈一生中对《道德经》至少有三次不同的解读,但最终不得不坦言,在唯物主义的束缚下,我们根本读不懂《道德经》。也就是这个原因,我们连先秦哲学史都无法写。其实任继俞前辈是能够读懂《道德经》的,毕竟《道德经》早已经超越了唯物唯心之争的局限,否则任继俞前辈就不会有这么一番坦言。我可以作出预言,日后人们一定会发现,唯物与唯心之争,那只不过是唯先鸡与唯先蛋之争的翻版,这时候就会有更多的人能够读懂《道德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14:43:54
clm0600 发表于 2013-5-1 13:36
任继俞要是能看懂道德经,他也就不会浪费那么多时间在儒家和佛教上面了。
任继俞是个研究者.他一生都在对各种学说各种教义进行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14:57:15
clm0600 发表于 2013-5-1 14:46
所以他一无所成。
那就要看你是怎么去定义有所成的了.如果说"自知无知"是认识的一个彼岸,那么"自知无知"就已经算是有所成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18:53:20
只看到现象,但对现象的成因一无所知.这就是根本上一无所知.能够知道这一点,那就是"自知无知".再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对知的否定.这样的"如果"该可以成立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 20:24:46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3-5-1 12:09
儒是没有形而上根基的绝对遵从,因此儒是一种非理性的坚信态度。这样的东西容易被绝大多数人接受,并容易被 ...
任继俞前辈对《道德经》的了解有什么高明之处,他对于道德经的认识有许多是消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