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保险精算与风险管理 CAA、SOA精算师等考证版
9590 32
2013-05-02
中财精算第一年

说说自己的体会,给考精算的一点参考。

先说说自己考精算的由来,大家看看自己的动机是什么。我本科是中财学信息的,大三时有了考研的想法,因为自己不想一毕业就工作,留恋校园生活,且觉得自己本科无所事事既没学到足够的知识也没当过什么学生干部锻炼所谓的工作能力。因为计算机动手能力差,所以一开始就没打算报本专业,当时一个97的师兄很看好这个专业的前途,鼓励我考,其实当时也没敢有这想法因为曾听说中财精算要三百八九才能上(事实上01级第十五名好象是388,后来扩招了几个最终录取线是363没有传说中
那么恐怖)。和很多人一样,复习开始后迟迟未定考什么专业,反正公共课和西方经济学照看不误。直到02年九月发现西方经济学才看完一遍,着急了,于是打算考精算了,因为精算的初试专业内容很少,而且当时本班一个浙江的室友也打算考这个。另外考虑的一点是,以前的精算考研专业课难度很小(01级被录取的22人西经几乎都是九十以上,其中六个满分),所以容易考出高分,这样即使第一志愿考不上也比较容易调剂到别的专业,于是带着这种“考不上也好调剂”的投机心理决定报精算了(但从我们那年开始西经难度加大了)。当然,也曾听过精算前途如何如何光明,精算师是所谓的“金领”之类的说法,这也是诱惑之一。很幸运,自己考上了。

中财的精算研究生在读其间要参加英国精算师学会的精算师考试,以往所有会员注册费用考试费用和教材都由英国鹰星保险公司提供,且早前几届,只要毕业前考过相应几门课程拿到《精算技能证书》即可退还全部学费(学费每年一万)。后来退还的学费逐年递减,而从我们03级开始,不但没有退还学费的奖励,连赞助已经撤走,所有注册费用考试费用和教材费用都由学生自己承担,也就是除了每年一万的学费,三年内还得负担大约一万五的相关费用,所以考精算的同学先考虑一下自己或父母的经济条件能否承受这个负担。

在中财读精算真的很清苦,一来经济上拮据(尤其从我们开始考试相关费用要自己负担),二来学习很辛苦,精神压力很大。说到经济拮据,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就不怕大家说笑了,生活用品只买最便宜的,常买那种买一送一的比如牙膏送牙刷之类,一听说附近商场比如华联有大减价或特价商品赶紧去采购,节假日不出京旅游,平时舍不得多买几件衣服(当然自己本来也不怎么买,在家都是MOTHER给挑的),上次国庆我还去华联买了两件款式相同颜色不同的特价衣服,每件19.9元,连二十元都不到:)今天仔细一看胸前标志,居然是ESPN的工作服...总之吃饱穿暖就行,物质上不做过高要求,父母供读这个研就很不容易了,不敢再乱花钱。我和我们班几个女生吃饭时常坐一桌,聊天,“攀比”节俭,我还以为我已经够节俭了,没想到女生更胜一筹,至于到什么程度我就不多说啦反正挺有意思,精算班的女生很可爱,学习最刻苦,生活最俭朴。当然我个人是比较注重精神生活的,什么杂志报纸爱听的CD之类基本是该买就买(当然CD什么的只买盗版...)我们每年四月九月各有一次考试,考完后固然轻松,但紧接着就是交下次考试所需的教材费用,经常是几千几千的交...

中财精算的学习并没有考之前从别人那里听说的那样艰苦到了要死要活的地步(曾听说01级的几个师姐每天学到十二点),但比别的专业确实辛苦好多倍,也难很多倍。基本是靠自学,以前几届还有国外的精算师过来做短期辅导,但现在早就没有了,老师会上上课,但讲得很快很少。就拿我们来说,有一门比较基础的金融数学,老师讲了两次课不到三个小时,然后叫我们自己去看,有两门比较难的随机模型和生存模型,一个月内讲完,至于其他“难度不大”的课程就全靠自己看书了。教材是英文的,教科书的英文当然比文学类的好懂,不过刚开始接触时感觉很吃力,很多专业词汇非得找出汉语意思才觉得踏实。有的书公式符号巨多巨烦,且奇形怪状,难免让人望而生畏。好多课程第一遍看下来一点感觉都没有,但看第二遍时就慢慢觉得有所领悟了。我们每天的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上自习,看书,做题(做题主要在考前),男生除了个别比较刻苦的外,其他都比较懒或曰贪玩,女生普遍比男生刻苦(财经院校的共性吧),早上七点多上自习晚上十点半回宿舍,也很少熬夜。要说放假,每天都是放假,因为时间归你自己支配;要说学习,每天都得学习,一天不自习就有负罪感,哪怕一天只看十来页书也要去教室呆一会儿。所以我们戏称我们是“精算自考方向研究生”。

总之平时大多数时间应该说都用在看书上,没有很多时间做别的事情,当然晚上回来后男生们经常打游戏,看碟,打牌等,而且越到后面放得越开,考完第一次后准备第二次的考试时就没有考第一次前那么认真了。四月和九月考完后的一个月内是最轻松最舒服的,可以放松放松,而新教材一到又马上投入新一轮的学习中。

还有好多,不想写了,好久没写过这么长的东西了(以后如有内容会适当补充进来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跟贴提出),以上就是中财精算第一年的大概情况,精算师考试我们第一年考的课程比较多(第一次五门,第二次四门),以后考的比较少(但难度加大),不知会怎么样。想考精算的同学权衡一下吧,现在开精算的学校很多,精算也没以前那么有“钱途”了,从02年和04年毕业的两届的去向和收入就可以看出来(听师兄说02年毕业的去平安的税前年薪12万,04毕业的是6万,北京的更低),不过大家都说精算师是越老越值钱的,所以我们都感慨“生不逢时”啊,要是早几年出生就好了:)

总之中财的精算:费用比较高,学习比较累,生活比较单调,前途比较?反正我们现在比较茫然(因为我们这届很特殊,去年开学后耽误了两个月没教材,且教材问题一直影响我们的进度,今天老师还开班会讨论我们的前途问题),从04的开始应该能上正轨了(我是说失去赞助后的正轨),现在中财的中国精算研究院拿下了国家重点研究基地的牌子,应该说对以后的发展有好处,想考的同学看着办吧,如果选定了就不要犹豫,好好努力一定终成正果。

补充说明:本文写于九月考试结束后原发于bbs.okhere.net考研论坛中财版,因为未名的这个版面(以前是保险天地)曾发过一篇关于中财精算的文章所以我也把我写的一点体会和经历分享一下.
我没有见过北美的考题,英国的考题除了经济学和财务分析各有十来个选择题外其他科目都是大题,计算或论述,到了后面的阶段计算的内容就更少了,几乎全是主观论述,挺头疼的.
中财的传统是第一次四月考五门101--104+106,第二次九月的考试考四门105 107 108 109如果上次五门没全部通过则由学生自行选择),第一年考完九门的大有人在,01精算22人第一年过九门的12人,我们班31人第一年过九门的也是12个(11月底出的成绩,如果不是教材延误应该还会更好).截止今年七月中国大陆通过英国精算学会所有课程的一共十人,全部毕业于中财(好象国内英国体系院校不多).速度最快的是99级一师兄,从00年四月第一次考试到04年四月最后一次考试考完十五门,他GF比他速度还快一点,毕业前过完14门比他当年多一门,但今年九月最后一门没考过,男的在平安,女的今年夏天毕业也在深圳,太平,这两人加一起真是...
BTW关于清贫生活那些描述纯属调侃大家别太当真
咱也没那么寒酸:)

附:头一阶段九门考试课程为
101: 统计模型,相当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02:金融数学,亦名利息理论,复利数学
103:随机模型,纯数学的一门课程,非常抽象
104:生存模型
105:精算数学一
106:精算数学二
107:经济学,相当于西方经济学
108:财务与财务报告,相当于公司理财
109:金融经济学,相当于投资学(偏重微观定量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5-2 08:51:39
工资没有随着通货膨胀上去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 10:53:57
原来是学长,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 11:28:35
呵呵,分享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 13:40:24
厉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 16:41:34
看完觉得自己是活得太逍遥了麽....... 研究生不是不要钱的麽,哪里来的每年1万学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