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2017 3
2007-09-21
股市:卖烧饼的故事
股市:卖烧饼的故事假设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而且只有两个人,姑且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
  假设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
  假设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
  假设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
  ——经济模型都这样,假设需要很多。
  再假设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这样他们很无聊地站了半天。
  甲说:好无聊。
  乙说:好无聊。
  看故事的你们说:好无聊。
  这个时候的市场叫做很不活跃!
  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对乙说:要不我们玩个游戏?乙赞成。
  于是,故事开始了……
  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2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2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3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3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
  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包括看故事的你)看来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的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
  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
  又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在股票市场,他叫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叫研究员)。
  在烧饼甲、烧饼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甚至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因为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赚钱了。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
  那谁亏了钱呢?
  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银行能有多少利息啊?哪比得上价格飞涨的烧饼啊?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呢?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
  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看样子是的。但这个世界就那么奇怪,突然市场上来了一个叫李子的,李子曰:有亏钱的时候!
  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
  假设一: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监管)
  假设二: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同样题材)
  假设三: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发行)
  假设四: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
  假设五: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真相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烧饼的人!
  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所有在证券市场的人们吧。这个市场的有些所谓的资产重估、资产注入何尝不是这样?在ROE(净资产收益率——编导者注)高企,资产有高溢价下的资产注入,和卖烧饼的原理其实一样,谁最少地占有资产,谁就是赚钱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投资人,要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忽悠别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钱!
  在高ROE下的资产注入,尤其是券商借壳上市、增发购买大股东的资产、增发类的房地产等等资产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为,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持有高价烧饼的路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5 13:59:4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0-8 10:32:00
聪明的投资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9 15:09:00
[em0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9 19:42:00
呵呵,不错的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