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701 1
2007-09-23
  中国目前经济可谓大好,贸易大额顺差,高额外费储备,股市全面飘红,房价一路狂飚,媒体一片叫嚣,---------- 中国目前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为什么我说中国经济已到了崩溃边缘,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 人民币汇率升值
  2. 股市
  3. 中国经济严重畸形(严重偏向楼市)
  4. GDP政策
  5. 腐败+地方保护主义
  6. 投机取巧的济济政策
  7. 社会矛盾激化
  RMB升值会对中国造成什么影响网上已有大量论述,我就不再这里罗嗦了,汇率改革不是洪水猛兽,各国都有发生,这主要看国内市场有没有能力应付,政府有没有能力应付。在目前中国做为世界工厂角色的大环境下,依靠出卖资源(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简单方式换回廉价的回报,RMB升值使大量的出口加工型企业面临降价。即产品因RMB升值而升值了,这就意味着中国企业赖以生存的廉价优势消失了。.记得中国知识产权局局长呈用一个鼠标来举例:在中国生产的鼠标拿到美国卖,中间商可以赚15美元,品牌商也可以赚15美元,而中国的生产厂家却只能赚0.45美分.所以货币的涨跌人家不怕,而对中国企业却有可能致命的.现在他们能做什么?一科技创新,人家因新技术而买你的东西,而不是到处都是不廉价劳动力。现在我国能拿得出手的一流实验室有几座?制约瓶颈的基础科学研究,材料科学研究取得了那些进展?二品牌创新,人家因你的国际品牌而买你的东西.显然中国虽然发展了30年,在这两点上显然办不到。三降低成本.而现实是国内的RMB在贬值,劳动力,原材料,地皮,厂房,贷款利息~~~~~~什么都涨.这个时候政府应该在科技给予支持,在信息上给予引导,在税收上给予减压,稳定国内市场,扩大内需,而我们迎来的却是国内货币贬值,资金大量流向股市房市.消费的中坚力量都把钱套在了房子上,沦为所谓的“房奴”,为了给按揭不得不节衣缩食,谈何消费!到目前为止就只有出口退税一项切实有效的措施出台,正所谓小恩小惠不能及偏。政府也明确表示市场经济要以市场决定.那么就只有第四条路------降价。中国改革开放的典范作用使世界各发展中国家竟相效仿,世界次级加工市场正在逐步形成,RMB升值正在加速,当中国的廉价优势不再以后,市场必将发生转移,毕竟都是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东西。中国经济单一,就是一个出口加工型经济,每年贸易顺差达千亿美元,在这场升值风暴中,中国经济将面临洗牌风险.
   本来大量资金流向股市是件好事,但我们现在的股市与企业是实际情况有关系吗?有无数买菜钱参与的中国股市创造了一年翻四翻的神话,这正常吗?经常听到一句话-----全面飘红,真的中国企业现在就全面赢利了吗?只有一种解释,单纯性炒作.近年来国内经济形式好转,人们工资提高,收入增加,股市长期低靡,国家鼓励投资,几千元就可进入股市去冲冲浪,这引来了所谓的全民炒股,但懂股市的人能占几层?加上股市的投机性质,参与炒股的有几人是奔着年终红利去的?非常有趣的是这一切都是在中国汇改之后发生的.06年10月上证A股单日成交量才200多亿,到07年5月单日成交量就窜升至2000多亿,假设这其中有外资进入会有什么后果?假设有外资集结炒作会有什么后果.就今年上半年公布的数据,外汇储备比上一年增长3000多亿美元,而贸易顺差只有1000多亿美元,那么还有1000多亿去那里了?今年5月开始的股市大震荡,单日涨跌上百点,是否就是把中国老百姓的买菜钱掏空的迹象?
  股市的确火暴,但相对于房市来说则不算什么,这几年最火热的话题当然就是房价了,因为他关系到每个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每个人都在问房价为什么涨这么快,那么到底为什么?在<<参考消息>>看到一位美国记者的文章,大意是说中国ZF从房地产中获利80%,重要原因是很多开发商都属国有,具体数据不记得了,但我们自己也可以分析一下.房地产有三个利益相关方,政府,银行,开发商,土地被政府高价拍出,土地成本到底占房地产开发的几层,开发商一直莫测高深,北京国土局说是” 本市土地价格在商品房成本中占22.98%,低于全国平均的26%”.,然后是税收,名目繁多,按人民网消息” 房价构成中税负比重至少应在35%-40%左右”,有没有这么多我们不得而知.银行方面,按普通城市房价50W,首付三层,贷款20年计算得出;贷款总额35W,还款总额61W,利息就达26W,仅此一项就获利75%,若加上大多数开发商属国有,国家能从中获利多少?房地产可以带来巨大经济利益,他还给地方政府带来了无数的投资,GDP的迅速飚升,城市的表面繁荣,地方领导的无穷政治资本,这仿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国家屡次出台调控房价的政策都显得那么软弱无力,地方政府更是反其道而行之,大呼欢迎各地客商前来投资,预计下半年房价涨幅为10%云云.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来讨论这个”预计”,首先要确定一定是涨势,而且还有一定幅度,这和所谓的政府指导价有什么分别?统计局局长前一段时间说过一段话,即国家每年公布下一年的GDP时,都留有一定余地.那么地方政府会留多少余地,是15%还是20%,KFS与地方政府长期亲密接触对此自然心知肚明,你说10%,实际是允许20%,那么我就敢涨40%,这就说明各地房价涨得离谱一点都不奇怪。这些年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速公路网,世博会,奥运会,神舟计划,嫦娥计划,大飞机计划无一不需要大量的钱,另一方面又在减免农业税费,农村医保,义务教育,RMB升值后大量出口企业也要照顾,钱从那里来?卖土地是不错的选择,国民储蓄还有大量的钱,那就想办法强迫他拿出来。地方ZF更是变本加厉,因为要实现GDP的快速增长,城市化建设,政绩的节节攀升,他们需要快速的弄到钱。在长期实践中他们总结出了经验,房价越涨越好卖,因为这样改变了房子的根本属性,它变成了投资品,不涨价或涨得不快那算什么投资品,怎样引得来投资?任志强说房价不由KFS说了算,那由谁说了算?这其中无非三方买家,卖家,政府,买家是不可能说涨价的,KFS说了也不算?那就剩下ZF?KFS真的脱得了干系吗,谁信呀!06年上半年地方房地产相关税收增收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总增收额的比重达到26.6%,呈逐年加大的趋势。经济严重向房地产倾斜。
  房价高企就有那些狗屁专家站出来说什么供需失衡,炒房无罪,不一定人人都有套房,房价还会再涨十年。
  驳供需失衡:所谓需求,是居住需求还是投资需求,如是居住需求,通常为一户一房,有钱人也不过三五套房,仅供居住而已,投资就不一样,一人就可拥有无数套房。资源被少数人占有,需要住房的人没有房住,大量住房却在那里闲置,各城市均有报道新楼盘空置率占20%,30%,50%,整个楼盘被投资客买走也时有报道。官方报道,1998年到2006年的9年时间里,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为3%左右,住宅供给增长速度是27%。“因此房子的供给是完全足够的,所以表面上看似供给不足,实际上是投机造成房价上涨。”王小广说。中国土地学会理事长邹玉川表示,有的城市买房不住的比率已经达到了10%。。这是那门子供需失衡?住房的根本属性是什么?住房到底都是那些人需要?到底该供给那些人?如果住房真的不够住,那现在城市人都住在那里?房产中介为什么比小吃店还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住房出租,二手房为什么交易那么火暴,住房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闲置?看看深圳国土局每天公布的数据,深圳市现有一手房3W多套,现在每天成交仅几十套,而且每月都有数千套新房出来。
  驳炒房无罪;自称学者的狗屁专家信口雌黄”炒房无罪”,理由是房子是商品那就可以炒,那么米是不是商品,盐是不是商品?同样是商品炒房就无罪炒米炒盐就有罪?炒炒古董没人过问,那毕竟有很强的专业性,只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炒房就不一样,它影响了国计民生,任何一个不识字的 老太太都可以参与进来,它成为一些人敛财的工具,国家财富民间资金迅速向少数人手里聚集,会造成大量需要住房的 人没 房住,大量的空房又被闲置,这种大家憎恶的上个世纪资本主义的产物又会出现。大量的资金被闲置在那里,如果用在我们的科研开发,教育,扶贫,国家智能管理网,基础建设,医疗福利,环境保护~~~要干多少实事呀!竟然还说出国家政策不能照顾大多数低收入者的谬论,低收入者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是国家基本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消费的主力群体。不消除他们对未来的担忧就要出大问题。房子是一种公共资源,是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东西,坚决不容许少数人借此升官发财!
  驳不一定人人都有套房,纯属放屁!猿猴从树上住进山洞,再搬进自己搭建的茅草棚,逐步的进化到和野兽不一样的高等动物,这说明房子是一个人的基本生活条件的根本属性。说这话的自己一有几套房?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说什么没有自己的住房还可以租房,是不 是等同于没有饭吃可以吃肉?反正都是住,住桥洞也是一样?古人都懂得安居才能乐业,谁也不愿意居无定所一辈子。租人家的房子住随时都要准备被收回,而且高额的房租也是巨大的负担,在大家公认人口流动性最大的欧美国家个人住房拥有率都已达到70%甚至89%。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严重畸形发展的情况下,ZF,狗屁学者,媒体不去解决问题实质,却发出这样糊弄大众的论调让人悲哀。
  驳房价还会再涨十年:有一老朽之人半眯着眼,手指向天说房价还会再涨十年。怎么看都象街边算命的老头。他的主要论据算现在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超过千万。这千万大学生都涌向一个城市可能会出现那种情况,但中国不是小日本,他很大,城市很多,并且他们会结婚,人数就减了 一半,会有大部分人没有能力买得起现有中国的房子。最为重要的是,在房价飞涨,物价的这几年,他们的父辈都被榨干了油水,而仅靠现有绝大多数大学生1K多的工资也许永远也买不起房,何况他们马上面临的是通货膨胀。就算现在每年有50W人涌进深圳,有谁去调查过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有多少民工在里面,所谓的精英面对几百万的房价有多少人买得起,人们常说一句话“有钱人多得很”,这个多是什么意义上的多?是全部吗?2007年我国居民储蓄总额17W亿,中国有13亿人人均存了 1万多,一个家庭存个三五万十来万的倒是多得很。而在目前中国国际国内形势吃紧,中国济济严重畸形的情况下,要涨工资可能很难。
  国家要求GDP的这增长,要求扩大内需,要求城市化进程,艰难度日的工业显然太慢了?房地产的极易操作性吸引来了大量资金,带动了围绕房地产的相关行业异常发展。满足了地方ZF的所有政治需要。GDP政策作为考核地方ZF 的重要指标推动他们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别的地方能达到14%15%我又怎么能曲居人后?上一年能达到那么多今年怎么又下降了?所以房价不能降!看看各地方的财政年报,房地产占投资总额30%40%甚至更多,房价有的地方一年涨了一倍多。
  GDP的上涨能让人升官当然也能让人发财。经济要发展肯定需要政策扶持,可是到了地方ZF就变了味,中央的政策到了政府就变四不象了,就变成了地方保护主义,这也是我们长期讨论的话题,我就不多说了。在房价问题上国家要求控制房价,地方就说预计涨幅为10%,国家要求注意房贷风险,有些地方更在酝酿二手房首付30%,深圳率先表示购买第四套房以上的提高首付40%。深圳关内一套还过得去的房子要300W元,现有家庭结构拿出6个身份证没什么问题,这样就能买到24套房,在深圳市内就拿出7千多万炒房的不说没有但可能很少,这种规定形同虚设!在工业方面,那个地方没有大量的为规项目?国家要求试行,地方就大量上马,国家要求关停,地方就一拖再拖,实在不能拖就变个名目。严重制约宏观政策,扰乱经济次序。
  地方的种种行为也有他的难处,利益关系复杂。大量的ZF官员参与其中,官商勾结也不是今天才有的话题。腐败行为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说清楚的,他们为了一己私利为了相对来说极少量的钱给国家造成了天文数字的经济损失,极大的扰乱经济次序,视人民利益如粪土。房市方面,他们一两万预定一套房子,几个月再转手就赢利几十万,他们能希望房价跌吗?房地产税收占房地产开发成本如此巨大,而实际到底交了多少税?大家看看各地的财政报告吧,房地产投资占投资总额的多少,房地产税收占税收总额的多少,钱到那里去了?
  分析近年的经济发展史,从借鸡生蛋的吸引外商投资到近年的用市场换技术,无一不是投机取巧。在经济发展初初期以廉价劳动力,资源,假冒伪劣产品,低技术低价格产品来发展经济,30年后还是一样。自己不脚踏实地的发展科技却搞出个用市场换技术。这个技术无疑是昂贵的,一个简单线圈,一条简单电缆用国内的也就百八十元,而人家的要几千美金!中国人不知道要多少条牛仔裤才能换回来。在经济发展初期需要资金来帮助发展,但发展了30年了,还是只想到用市场换技术就不好解释了,这是国家在投机取巧。不好好发展工业却想出发展房地产来增加GDP,不降低医疗费用,降低房价,降低,稳定市场消除居民对未来的担忧,增加居民收入,却靠不停涨房价来强迫人们消费是地方在投机取巧。仅此就算了,让人费解的是,ZF几次三番控制房价反而猛涨,而前一阵五大电力企业联名要求涨电价要求按政策煤价联动,发改委就两个字不行。也没听说要靠市场调节,涨房价的时候怎么就没申请?涨了也没人说个不 行?去年的油荒各地加油的车队长达数公里,也没有因供需失衡而涨价。很简单,这两样一涨价国家损失很大,而房价涨国家收益很大,这是不是护短?对于物价的 飞涨,一会告诉我们要靠市场调节,一会告诉我们要国际接轨,怎么就没听说我们的收入,我们的福利和国际接轨的!
  一位狗屁专家说深圳房价两万一点都不 贵,招来骂声一片,这的确不是一个自诩为专家的人该说的话,但房价要大涨到是真的,起码近几年是这样。有上述这么多理由,有现在民众的意向取得高度一致,都希望房价涨,买不起房的人惟恐天下不乱,反正是买不起就看看热闹,买得起的自然不必说了。在地方ZF,KFS,炒家的联手推动下焉有不涨的道理!几大一线城市房价到了一定高位后,KFS,炒家手里聚集了大量的钱,一线城市的模范作用使内地各地方ZF为了地方财政,为了 GDP,为升官发财而纷纷效仿,一时间全国房地产开发空前火热,民众购房热情空前高涨,各路炒家如蝗虫一般将一个城市资源耗尽,飞到另一个城市,这样也迅速培养起了内地的炒家,毕竟内地各大城市也穷不到那里去,按他们的说法“有钱人多得很”,市县,乡镇,有钱的,能借到钱的都会加入进来,毕竟几个月的涨幅就可能相当于他们一辈子的收入。他们的加入迅速壮大了“楼蝗”队伍。全民炒房正式形成。国际资本疯狂涌入。内地房价高涨又反过来影响一线城市房价,两者相互影响,房价一路走高。大量的空房闲置,大批急需住房的望房兴叹,物价跟风而起,医疗教学费用居高不 下,收入差距拉大,ZF调控无力,焦虑情绪蔓延,社会矛盾迅速激化,社会不稳定因数上升,地方黑恶势力再次抬头,进一步引起人民担忧,形成恶性循环。
  有人说08后房价会降,奥运之前不能乱这是肯定的,但奥运之后国家会出台什么强硬的政策吗?房地产的发展国家由鼓励到纵容再到漠视到后来可能就只有无奈吧。几次的调控房价都反而猛涨,不能简单的用方针错误来解释吧,也许到那时首先要解决的是政治问题然后才是经济问题。而2007年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贷款总额的20%-30%。” (上海证券报 ), 目前银行资金至少占房地产公司资产总额的70%,就目前供需失衡的理论,国家将加大土地投入,意味着加大房地产的开发,这一数字还会迅速攀升。房地产稍有波动,牵连到各相关行业,中国经济就要发生地震。并且在兰州牛肉面及猪肉问题上,国家就已明确表态―――市场经济要由市场决定!而医药行业出了1W多种新药只有30几种真货的事件后,也只是杀了一个人一泻民愤,药品名称价格仍然没有得到统一,统一了就真的会有大量的企业倒闭大量的人员失业吗,那么那些低价药是怎么生存下来的?
  各地方ZF,KFS,炒家把国家的心思早就模得一清二楚,老百姓在此时对政策迟迟没有出台而彻底失望,只能随波逐流追涨杀跌。如果说07年上半年房价暴涨是导火索,到那时则是全面爆炸。一线城市房价迅速冲刺4W,三线城市房价迅速冲刺1.5W,上证A股迅速冲刺1W点,猪肉价格迅速冲刺25元每斤。外汇储备迅速冲刺3W亿,物价全面暴涨。中国经济将象脱缰的野马,失去控制。当房价达到一定高位,即实际高位和心理高位,实际高位是资金耗尽,影响房价的主要是心理高位,或两者兼之。国际资本将要撤资,有人说高收入者都是精英,既然是精英就知道规避风险,何况出国是多少人多少年的梦想,近几年在中国股市房市赚的钱足够他在国外生活得很好,他们也有能力出国生活,所以民间资本也将外逃。明显标志是房价上涨迅速,而交易量明显下降,(为了促进交易量根据经验还要涨房价,否则谁还愿意投资?)二手房价下跌。不能外逃的资金更多转移向其他行业,钢铁,能源,矿产,原材料无一幸免,价格再次猛涨,虽然国家命令禁止囤积哄抬物价,但他们可以减产,可以分散囤积,毕竟囤积有个量的问题。出口企业也越来越艰难,倒破的逐渐增多,银行坏帐增多,任何小的风吹草动都会引发房价全面崩溃,股市无节制的犷泻。炒家急于出货,房价降倒20%,那些宣称买房自住的人也跟进来,虽然他们现在说房价涨跌跟他无关,但分析他们的购房心态,就两条“房价涨得太快了,再不买就买不起了”“现在不买房我多年的心血就会象冰块一样融掉”,总结这两句话就一个词“升值”,实际也是一种炒房行为,当房价跌时他自然也不能容忍自己的钱象“冰块一样融掉”,当房价跌10%他们可能心存侥幸等着稳定,但降倒20%时就不得不出手了,这时出手还能赚点,或亏得少点,当降倒40%时就会引发所谓的理性退房,比如现在深圳买了一套还过得去的房子300W,按揭7层,20年,贷了370W,月供大概1.5W.。还了两年大概30W后房价降了40%,这时如果把房退给银行再从银行买过来是180W,同样按揭7层,10年,贷款大概170W,月供大概1.4W,加上首付的54W再加上还了两年的30W也不过254W,还赚了大概120W,谁都会选择退房。同时大量企业破产,大量的人供不起房。经济过热和金融系统管理混乱的后果这时造成大量呆帐坏帐,前几年农业合作社事件让居民恐慌心理蔓延,人民纷纷要求提现或将资金转向自己感觉安全的大银行,多家小银行面临破产,国家再也没有能力来补救。此时容许这种行为人民会跟风而起,不容许更会加强民众恐慌心理,都是死路一条。而大银行要面临人们纷纷换购外汇。此时在银行排队轻轻松松就能赚上千块钱一天,在队伍旁边可以看到我的身影,因为这么大好的机会都被黑恶势力占去了,我在旁边干着急呀!至此中国金融风暴全面爆发,同志们伟大的新中国20年后再见吧!!
  任何一种政策一种经济形势都有历史局限性。当年商鞅为秦国制定了强国政策,后人又不断完善,可谓详尽,但还是延用商鞅的政策,一切以军事为目的,这使秦国得到迅速强大统一了六国,但到后来战线过长,国家新定,酷刑民怨,供给不及,只因陈胜吴广几百人的队伍就迅速瓦解。圣人说过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经济也应该要走有中国特色的经济道路。房地产开放关系到国计民生,房地产是否稳定决定是否实现和谐社会,只有改变商品房是投资品这一属性才是硬道理,才能稳定房价。目前国家最应该做的是:
  1:强推基本住房政策,清理目前住房,一户家庭只能购买一套住房,对购买第二套房的征收50%税费。彻底改变住房是投资品问题。每年土地供应的60%为基本住房土地,40%为租住房土地,租住房土地一部分为ZF廉租房用地,一部分为民间资金租房土地,供确实想投资的使用。
  这样会不会造成出租房减少?不会,因为房子并没减少,反而有大量空置房投向市场。
  会不会造成房租高涨?只要ZF廉租房供应充足就不会出现房租高涨。
  2:提高股市开户金额到10W,杜绝低收入者入市风险,同时高收入者素质相对较高,抵御风险较强,也更理智。
  3:对地方ZF考核中增加地方娱乐消费指数一项,只有人民对未来担忧降低才会花更多的钱用在娱乐消费。
  4: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5:尽快建立国家智能管理网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9-23 23:58:00
ddddddd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