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647 0
2013-05-07
很多人在A股市场上用“概念”挣钱,一个概念好,股价涨起来,挣了不少钱。但打心眼里,多数人是不相信中国市场上的“概念”的,他们在持有股票时候也认为“概念”通常与“忽悠”相关,所以在股票上挣到钱后大家都跑了,股价很快下跌,倒霉的是最后一个接棒的人。

我国对于“概念”的“妖魔化”造成了中国股票市场的现状。想挖个热点比登天还难,估值一高心里面就打鼓。投资者害怕买错公司,证券公司害怕推错公司,推荐公司的理由竟然变成“ZF扶持下成长的确定性较高”云云。A股低靡的背后,隐藏着市场对风险的高度厌恶。而没有遐想的市场不会出现持续的行情。

造成这种状况原因在于2008年A股泡沫终结和创业板的陨落带来的思维惯性,也在于监管者对收益的关注远远低于风险。如果说大幅波动是新兴资本市场不可避免之痛,我们对这种“痛”恐惧可能有些过分了。

金融的目的在于让钱流向最需要的地方,由于新兴的领域更需要钱,这等于说,金融改革的本质在于增强金融市场对风险的包容性。拯救资本市场的极端方法,或许在于允许一部分行业的高溢价,同时放开他们的融资渠道。充足的资金供应将使得企业拥有试错的决心和勇气,这将是真正的创新之源。而即便是错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没有风险的投资还是投资么?

炒作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怕的只是我们不知道我们炒作的是什么东西。较之花大量的时间去甄别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不是出于“合理的目的”,不如把更多关注放到上市公司的经营透明和财务透明上。我相信放松投资管制和解决信息不对称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