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于2009年首次对国内
锑矿实施开采总量控制管理;而2010-2011年,发改委、工信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同协调对锑矿实施总量控制管理。2011年我国锑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7.5万吨,而实际的开采量达到了10.5万吨(此处为我国官方统计口径,与USGS不同)。
锑的开采配额晚于钨、稀土,我们分析其中原因在于锑的供给更加集中(冷水江市),因此其开采限制受到的地方阻碍更大。而通过近10年钨、稀土、锑的开采配额出台,在钨和稀土之后,锑成为了我国寻求全球话语权的第三大“战略品种”。
表1:我国2010-2011年主要省份锑矿年度开采指标(吨)

锑最主要下游应用为阻燃剂,氧化锑作为阻燃增效剂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纺织、化纤、颜料、油漆、电子等行业。由于下游需求集中且涉及高端需求替代概念,因此每年锑的需求较稳定,出现“跳跃式”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公安部规定,自2008年7月1日起,凡是涉及在公共场所使用的阻燃类产品、必须满足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的要求,促使终端产品的阻燃剂用量增加明显。
图1:2009年全球锑下游需求结构

图2:2009年我国锑下游需求结构

下表将细化的下游应用含锑量进行详细梳理。其中阻燃剂中大约含锑量为5-10%,而铅酸电池中锑用于电池板栅,含量在5-7%。
表2:下游应用用锑含量

我国2002年起实施锑出口配额制,2002年出口配额7万吨,2011年出口配额为6.03万吨,2012年整体出口配额为6.7万吨。
表3:2012年我国锑品出口配额(吨)

我国锑品以出口为主;过去10年,在2005年出口量达到高峰超过7万吨/年,此后下降。2011年我国锑品总出口量为4.77万吨。
图3:2001-2011年我国锑品进出口情况
中国金属锑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4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