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平抑高涨的猪肉价格,中国政府已开始动用中央活畜储备向市场投放活猪。猪肉价格的飙升已推动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升至11年高点。
虽然投放活猪储备有望缓解部分物价压力,但一些分析师认为,人们对于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和经济过热的担忧仍将延续。
一名见到政府相关通知的消息人士周五表示,根据中国财政部(Ministry of Finance)和商务部(Ministry of Commerce)联合发布的计划,政府自9月10日开始向市场分批投放中央活猪储备,此次计划最多投放活猪储备3万吨,预计将于10月15日前全部完成。该人士表示,投放地点为全国22个城市,投放价格略微低于市场价格。
由于爆发猪蓝耳病,加上受到粮食价格上涨以及人民收入提高带来的猪肉需求推动,中国猪肉价格今年以来大幅上涨。今年8月份,肉禽价格较上年同期飙升49%,推动当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升幅达到6.5%,创下自1996年12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国政府7月份曾表示,年底前将冻结所有政府控制的物价,9月19日它又在国庆节黄金周到来前对此进行了重申。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副主任毕井泉9月初曾预计,生猪供给状况要到明年第二季度才会出现根本性转变,因为政府近期采取的平抑物价举措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见到成效。
分析师均认为,投放活畜储备的举措短期内无法显著缓解当前的紧张状况。光大证券(Everbright Securities)分析师彭丹雪表示,上述举措看起来更像是政府的一种象征性举动。中国每天的猪肉消耗量为13万至15万吨,因此投放3万吨储备所能产生的影响很小。
不过采取措施的时机却至关重要。活猪储备投放完成的时间正是五年一次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