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39 2
2013-05-10
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4月CPI同比增长2.4%,预期增长2.3%,前值增长2.1%。PPI同比下降2.6%,预期下降2.3%,前值下降1.9%。PPI数据已经连续14个月下降。数据表面中国通胀进一步上涨,但同时工业产能过剩,经济复苏乏力。
食品尤其是蔬菜价格的上涨是助推CPI上涨的“罪魁祸首”,剔除食品后的核心通胀仅上涨1.6%。中国央行面临两难:宽松将加剧房市风险,收紧将破坏复苏。
那接下来该怎么办?个人认为目前重点不是央行是否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是调整结构。
首先,中国目前的CPI构成和比重不合理。CPI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所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而最新的CPI构成比重是2011年的最新调整:
1 食品31.79%
2 烟酒及用品3.49%
3 居住17.22%
4交通通讯9.95%
5 医疗保健个人用品9.64%
6 衣着8.52%
7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5.64%
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3.75%
目前官方统计的CPI跟现实情况相比误差很大,主要在于统计系统过时。食品权重明显过高,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支出结构早就变化了,购房、买车、医疗成了三大主要支出。数据结构不合理,就会导致统计结果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数据也就失去了他的价值了。
其次,一次又一次的货币宽松政策没有带来经济的复苏,却推高了房价,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和反思的问题。
货币政策可以继续宽松,但还需要配合其他的政策,资金总是流入最能赚钱的地方,如房地产,而不是流入他该流入的地方。货币政策没有调整结构的作用,需要配合财政政策。国家目前需要实施以宽松的财政政策为主,稳健的货币政策为辅的宏观调控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5-10 11:29:06
PPI连续14个月下降的情况下,为什么CPI还会保持上涨呢?求指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2 13:48:54
zn105 发表于 2013-5-10 11:29
PPI连续14个月下降的情况下,为什么CPI还会保持上涨呢?求指点!!!
首先,两者的统计方法不同,CPI是对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统计,而PPI是对制造商出厂价的统计,服务价格占比少。PPI衡量的是上游生产的价格,CPI衡量的是下游终端消费价格。
其次,PPI对CPI的传导过程会导致两者的背离。从生产到消费的传导通常有两条产业链: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另一条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在中国,就以上两个传导路径来看,目前第二条,即农产品向食品的传导较为充分,但第一条,即工业品向CPI的传导基本是失效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