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者们在研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时,往往会通过逐步往模型中增加一些自变量来构造不同的模型,并将各模型的估计结果放在一张表格中进行对比。我想请教的是,这么做的目的是否是希望考察某些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稳健性?是否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
(2)同样还是在文献实证部分,常常会看到表中所有模型都包含若干个相同的自变量,但是剩下的变量则出现在不同的模型中(或者说除了相同的那些自变量外,各模型还含有别的模型不包含的自变量)。请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是在考虑不同控制变量吗?
(3)什么时候我们应该在模型中增加自变量乘积项,或者说自变量的交乘项的系数代表什么经济学含义?
不好意思,初学没弄明白这些比较基本的问题,希望大家不吝赐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