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诗歌 发表于 2013-5-16 16:29 
第二节 经济理论投机意识的积弊与根除
在完成《高度认识与坚决遏制决策投机意识的恶性循环》之后,现在 ...
中国不是没有乔布斯,是没有产生乔布斯的经济秩序与社会秩序。
毫无疑问,决策投机意识与理论投机意识密切相关。甚至从行政人、经济人、经济理论人、自然人,各自担当的责任与义务看,决策投机意识主要来自于、至少是主要来自于依赖经济理论人的经济理论投机意识。
西方这四者的关系,行政人、经济人、经济理论人、自然人,经济运行中不存在互相隶属,而是彼此互相独立,又互相依存。而这个依存是依靠经济利益平等交换的依存关系,或者是努力走向经济利益平等关系。
比如,西方经济理论人的产品,诸如咨询文件、研究成果等,出售给行政人,或者是出售给经济人;行政人与经济人,以支付费用的方式,跟经济理论人平等生存;经济人依照经济制度与规则,接受行政人的监督与制约;公民,在前三者之中分担不同劳动岗位,或者公民也是独立的经济人;四者享有充分的独立性。
所以,西方老百姓,不怕官,怕法律;中国的老百姓,只知道听官的话,不知道遵守法律。西方的科学家、经济学家,不怕官,害怕学术腐败、害怕没有成果、害怕科学的良心谴责;而中国的理论家怕官,不怕学术腐败、不怕学术平庸。西方的政客怕老百姓说自己不诚实,怕自己犯法;中国官僚主义,既不怕老百姓批评与指责,也不怕犯法。
而中国经济理论人一直是行政人的从属,不得不站在行政人的立场说话;有时不得不屈从于经济规律的要求,站在经济人的立场、干脆替行政人说话。这就是经济界为什么一直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到底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争论,无法挣脱的现实根源。因为中国经济理论人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本位,自然就无法找到新型的理论模式。
而经济规律的慎密性与严肃性,必须要求这四者回归本位,保持独立,否则,行政人累死,经济运行也不会走上积极健康的轨道。
经济理论人不独立,这个根本性的原因,造成中国经济理论人的幼稚与不成熟。于是,只好不是模仿这个,就是模仿那个,动不动就看国际先例。为什么?因为没有独立的理论,没有独立的观察与思考,没有独立的研究与构造,也就没有独立的经济理论人的观点。
因此中国经济理论家有个奇妙的现象,往往是死抱住几个概念,互相争论不休,说服不了对方,就拿出谁谁说过什么?而这谁谁,根本就不是经济理论的权威。
同时,中国经济理论人在与行政人关系上,甚至是类似主仆关系、看主子眼色行事、忙于诠释领导的讲话。无论叫政策研究机构,还是叫智囊团,由于缺乏独立的经济行为原则,那么经济理论就不可能准确进入经济运行的真实研究过程,就不可能准确抓住经济元素的活性与惰性的方向,于是就无从把握经济运行的真实命脉。
中国的经济理论忙于粉饰,忙于应付对立面的质疑,忙于作辩解,根本无法处于经济运行的高端,高屋建瓴。
作者曾经研读过许多经济理论家的著作,往往都是停留的经济现象的表面、解释领导提出来的观点,诠释经典理论,或者只是注重经济手段与方式的概念的诠释,不是沿着经济规律所指导的运程,去发现经济规律真实的呼吸频率。
所以中国经济学家往往有庸俗的派系之争,实际是概念之争,现象之争,无聊之争,无奈之争,连真正的理论争鸣都不是,顶多就像站在理论的边缘,应付派系之间的争吵,而理论在一边看着发笑。这很无奈。
作者认为,只要是真正的理论争鸣,从经济运行规律的本质上看,无论从哪个方向接近经济运行规律的本愿,其观察与发现都是对经济规律的准确解释与互相补充,在争鸣中不觉得是互相矛盾,而是互相接近与融合。这就是判断是否真正理论争鸣的标志。
要根除中国经济理论人的积弊,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完整的经济理论人独立。必须尽快从对行政人的依附与依赖之中独立出来。
二是,尽快寻找到经济理论人服务的对象与方向。
三是,尽快构建自己的产品。经济理论人的产品,一部分是为行政人提供经济运行预测体系、评价体系、监督体系、以及宏观经济运行走向与指导纲要;一部分是为经济人研发新经济模式,提供经济信息情报、以及研究结论,预见经济新生源。
四是,对经济理论的扩充与构建。这个扩充与构建,就是作者上面提到的“经济运行之中形成的对人性与精神构成价值影响”尤其这一点,即使西方经济学家,也没有做好。这也是西方经济一直无法摆脱经济危机厄运周期理论缺失的根源所在。
西方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是直接从经济运行的自然状态,形成了完全资本经济运行模式。虽然没有中国经济之中对行政人的依赖的弊端,但是,其原始经济缺失人性与精神价值构建的先天缺陷,一直延续着。尽管西方社会始终努力在向自由、民主、公平、公正的方向走,但是,其资本经济的垄断、资本拥有者的历史优势,对弱势群体下意识的、隐匿性的、残忍与无情的剥蚀,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经济虽然对行政人的依赖严重,但由于中国行政人的性质,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发生改变,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前、以及之后的很短的一个时段,避免了经济运行中资本垄断的残忍与血腥对公民的伤害。这与行政人重视人性与精神价值作为经济元素、直接注入经济运行过程有关。
而中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对人性的伤害,即使在改革开放之前、以及之后很短的时段虽然存在,也主要是由于经济本身的落后所致。而这个落后,指的是经济落后与经济理论落后。
但是依靠与依赖行政人,毕竟不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一旦行政人出现失措,就会发生难以想象的人性伤害。
所以中国经济一旦完成行政人,经济人,经济理论人,公民的独立与完整的剥离,必将走上远比西方经济更健康的轨道。
而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经济,尤其是进入对西方经济资本运作模式的模仿之后,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西方经济因为资本经济不可避免的血腥与残忍的原始恶习;那么西方经济之中,那种经济危机周期的厄运也将在中国出现,甚至由于不懂如何去监管与制约,危机将更加具有无情与残忍的剥蚀力。
这个问题,在下一篇文章具体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