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863 1
2013-05-11
“最后一公里”只能靠黑车?


本文来源于和讯网 2013年05月10日










  日前,上海提出将在全市范围内创建“无黑车社区”,并将集中打击非法客运。然而记者采访发现,在市郊一些轨交站点外,依然有大量黑车集聚,而附近居民也大多对黑车持默许态度。
  记者调查发现,城郊土地成片开发后,周边公共交通配套不同步或滞后,导致交通空白,而这也成为黑车滋生的主要原因。即使在一些已经进行了公交配套的地区,由于其运营时间设计不合理,不少居民乘晚班地铁回来时公交早已收车。
  运营时间脱节,黑车成唯一选择
  “10块钱到月浦,不坐我们的车就没车坐了。”晚上10点半刚过,盘踞在地铁一号线富锦路站外的黑车司机开始大声吆喝,招揽生意。数十辆黑车把道路挤得满满当当,正规出租车不得不停到距离较远的地方。记者以乘客的身份乘上了一辆黑车后,司机谈起了生意经:“现在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白天有时会有路政来查。晚间这个时间段是每天生意最好做的时候。公交收车了,出租车价格高,做得好的话到地铁停运时能赚100块钱。”
  黑车司机感慨生意不好做,与地铁站仅一路之隔的社区巴士也同样遭遇着不少尴尬。“社区巴士早晚高峰时人还多一点,其他时间基本上没什么人乘车。”一位社区巴士司机说。记者注意到,社区巴士的运营时间为早6点至晚10点半,而运营间隔为8分钟左右。反观地铁,其运营时间则从早5点半至晚上11点40分。
  “既然是与地铁接驳的公交,社区巴士就应该与地铁运营时间同步,否则怎么能起到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作用?”市民石小姐每天晚上10点才下班,乘地铁到富锦路站时已是晚上11点左右。“社区巴士没了,自己骑车家人又不放心,不坐黑车还有其他选择吗?”石小姐说。记者发现,富锦路站的情况并非个例,在地铁一号线共富新村站外,社区巴士到晚上10点半也停止运营。对于居住在周边的市民来说,黑车也成为了回家的唯一选择。
  四五个居住小区仅一条公交线路
  在与富锦路站一站之隔的友谊西路站,由于没有与地铁站接驳的公交线路,每天早晚同样集聚着不少黑车。“你要去友谊西路上的居民小区,就只能坐我们的车了,这附近没有公交车。要么你走个几公里锻炼身体,不想走给我10块钱拉你到家门口。”一位黑车司机告诉记者。
  为证实黑车司机的说法,记者沿着友谊西路走了近1公里才看到一个公交车站,站台上只挂着一条公交线路的路牌宝山21路。公交线路少,但周边居民小区却相当密集。记者简单算了算,近几年在友谊西路周边开发的居民小区就有四五个,这些小区大多已经有居民开始入住。对于这些小区的居民来说,依靠公交出行十分不便,这也为黑车滋生提供了环境。
  记者随后又到友谊西路上的某小区调查,一位居民告诉记者,他已经在这里住了两年多,平时出行大多是靠黑车。“要是坐公交的话,从小区门口出来要走很远一段路,下了车还得走很远的路到地铁站。坐黑车的话虽然花几块钱,但方便很多。”在他看来,这里公交滞后不前。
  根源在于市民出行需求无法满足
  采访中,不少市民对打击黑车都表示赞同,但也有一部分人提出,一旦没有了黑车,出行也将受到影响。“政府每年都在搞打黑车的行动,可现在黑车却是越打越多,根源上还是市民出行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就以他居住的浦东张江区域来说,这些年黑车的数量一直在增加。
  在一些市民看来,驱逐黑车不能只依靠政府部门的运动式执法,更重要的是要想办法满足市民的交通需求。“我们不是想坐黑车,而是不得不坐。”市民石小姐认为,如果出门就有便捷的公共交通,大家肯定不会选择乘坐黑车出行。“政府在对土地使用性质进行规划时,就应该提前对一些作为居住用地区域的公共交通进行提前设计,不能总是等到小区建成了、人口导入了、交通不便了再去想补救的办法。”
  对于目前已建成的一些大型居住区,市民叶先生则建议可借鉴香港的经验,推广“红色小巴”这一神奇的交通工具。“红色小巴运营线路固定,没有停车站点,市民随时扬招,这一廉价、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形式,不仅挤走了黑车,也深受香港市民欢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5-16 11:19:21
都忙着赚大钱去了,小事没人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