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报道——
2013年5月10日下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财税青年论坛第22期在经济学院N202举行。201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ICSS)陈叶烽博士应邀进行了题为“Auction Mechanisms for Allocating Subsidy for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的讲座。讲座由厦门大学财政系王艺明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时,陈老师现场每人分发一份实验说明资料让参加者更好地理解讲座内容中的拍卖机制的实验设计。在陈老师讲座的实验设计中,假设有总额一定政府补贴将被用来购买企业出售的碳排放量。每个企业将作为一个竞拍者参与对补贴的拍卖。在拍卖市场中,政府将按照竞拍者对其碳排放量的出价由低到高的顺序向各个企业购买其能够减少的碳排放量,直至补贴全部用尽。有两种类型企业,分别为 “低排放者”和 “高排放者”,假设“低排放者”的产能高,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低;“高排放者”的产能低,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高;而两类企业的单个企业碳排放总量相同。所有企业生产出的均是同质产品,且单位产品的价格均相同。每个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均在一定范围内被随机决定,且不同企业间可能有所区别。在每一轮拍卖开始前,每个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均会被重新随机决定。拍卖中每个企业出价的下限是其单位碳排放量价值,上限是补贴总额除以每个企业碳排放总量。在可出价区间中的出价会保证竞拍成功后所获利润不低于生产所获利润。
了解实验说明后,陈老师把与会者分组,分别对歧视性价格拍卖、统一价格拍卖、马斯金拍卖轮次进行计算机实验操作。通过亲自实验操作,参加者对三种拍卖机制有了深刻的理解,促进了后续讲座内容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