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中国农民为什么穷
之前有一个求教中国农民为什么穷的热门帖,本想在此主帖之下回复自己的观点,却一直没有动笔,当在博士咖啡论坛看到2003年林毅夫教授的“中国还没有达到工业反哺农业阶段”论(点击
http://www.doctor-cafe.com/dispbbs.asp?boardID=10&RootID=8039&ID=8039
),本人觉得有必要将自己的观点提出来。
我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的,即完全竞争的角度。我们知道大多数农业产品的竞争属于完全竞争(请阅读萨氏的经济学),吸引我的并不是它严格的定义,而是表现在图表上的平行于横轴的DD平行线,这表明商品的价格在某一点达到了平衡,现实的说是在某一范围内达到了平衡,商品的价格不可能往上了,因为有完全竞争的压力,同时也不可能往下了,如果低于这个平衡点,生产厂家将无法生存,因此这个平衡点是生产者的生存点,我们清楚生产者是需要有一定所谓利润(这里指商品卖出价减去生产成本)才会生产的,那么用平衡点价格减去生产成本就是处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者的“利润”,我将这个利润称为“生存成本利润”,即生产者仅仅只能用此利润维持以后的生产,而不能再投入或扩大再生产。如果平衡点价格下移,这样所得出的利润将小于“生存成本利润”,生产者只有选择放弃生产,或另谋出路。
中国农民为什么穷?是由于这个“生存成本利润”空间过于小了。一方面,这里的农产品的平衡点价格并非全部由于完全竞争的结果,而多数是因为政府控制的结果,另一方面,中国农民却只能忍受如此低的“生存成本利润”,为什么?很简单,就他们拥有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技能来讲,他们只有选择务农,基本没有其他的生存方式,他们只有忍受。
现在我们知道国家已经降低了农业税,并增加了一些补贴,可以知道农民的“生存成本利润”空间扩大了,这是个好事情,但解决“三农”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啊!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大家的研究和政府持续的和有力度的关注。这里不阐述了。
让我们再继续做一些分析,关于林教授的“中国还没有达到工业反哺农业阶段”论,现在来看,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一论调是非常片面的论调,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持续和平衡的发展,农业并非一只蔽履,想穿则穿,想弃则弃。但需要指出这个论调有其迷惑人的一面,因为一些人经过研究发现,对农业补贴最高的是发达国家,而对农业不补贴的是发展中国家,他们解释不了这一现象,但他们还是总结出来了对农业的补贴和扶持将会影响工业的发展。这种思考是非常片面的,如果你想偷懒的话,你就片面吧!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很简单!在发达国家,农产品生产者所要求的“生存成本利润”非常高,另外,由于其市场经济发达,农产品的竞争应该是国际范围内的竞争,那么国际范围内的平衡点价格会较低,因此,发达国家必须对其农业进行补贴。
就简单写到这吧!
袋子
------------------------------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