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暗中放宽货币政策
凌昆
中国4月份经济似仍较为呆滞,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只有单位数的9﹒3%(虽已比上月的8﹒9%稍好)。内需方面增长基本正常,头四个月投资增20﹒6%而稍低于首季,4月零售增12﹒8%则稍高于上个月。4月外贸增长高达15%而出乎意外地好,因而亦引来做假的热议。此外,居民消费物价通胀2﹒4%,显示物价依然稳定。在总体经济相对平稳中,货币政策却有过于宽松的情况出现,确值得当局多加注意。
社会融资额大升
今年来经济增长虽较预期稍低,但却未再见滑坡,且仍在指标的7﹒5%之上,故当局并无必要急于采取宽松的宏观措施来刺激增长。当局亦表明继续原来的政策取向,包括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实际上近月的货币政策却有日趋宽松的态势。此种言行不一的现象确令人费解也耐人寻味,如果不是当局暗中放宽便有失控之嫌,而两者都非好事。若此种情况持续,必将令人对当局的宏调能力失去信心。
头四个月社会融资总额达7﹒9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多3﹒06万亿元,升幅约60%,其中4月为1﹒75万亿,同比多7800余亿,升幅更高至约80%。从结构上看,各项融资方式的数额均大幅上升,如4月份银行本外币贷款共8776亿,同比多1862亿,委托、信托贷款及未兑现票据等三项共6088亿,同比多4757亿,企业债净售1900亿,同比多1013亿,企业发股274亿,多84亿。由此可见融资大升是全面性的,一向管控最严的银行信贷亦不例外,故似显示当局有意放水。
流动性已过剩
融资大增自然引致流动性急升甚至过剩。4月底广义货币(M2)大升16﹒1%,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已连续数月超过今年的13%升幅指标,且超过幅度亦在上升。人民币贷款余额增14﹒9%而与上月的持平,外币贷款余额则劲升近37%。另一方面,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虽增逾16%,但4月存款实际上减少3000亿元,当中住户减少逾9300亿,反映大量存款转移到资产管理方面的各种融资渠道去。这便涉及近期国内外评论均十分关注的影子银行问题,如穆迪便再三提出对相关风险的担心,指过去两年影子银行规模急速澎胀67%以上,已对银行体系构成了系统性风险。穆迪指资产管理体系款额到去年底已达29万亿元,有些估计更高达30多万亿,而官方数据只有约7万亿。显然,在如此大规模的影子业务阴影下,银行所承担的风险自会上升。无论如何,当局对流动性持续超标,存款大量转移及影子银行业务急扩等事态,均好像并不着紧,因而确难令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