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
创业板,一枕黄粱梦。
2009年,
金亚科技(
300028,
股吧)带着机顶盒和数字电视的美梦,上市成功,成为首批创业板公司第28家。当股民还沉浸在“创新解决方案”之中,金亚科技已经悄然将美梦篡改成噩梦。

主营无力毛利危机
在金亚科技的招股书中,对未来也曾有过美好设想:“公司2010-2012 年的业务目标规划为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2.6 亿元、3.3 亿元和4.1 亿元,整体解决方案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60%以上。”
事实是,金亚科技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2.12亿元,与当初的约定稍有差距,2011年金亚的主营业务收入仍原地踏步,只有2.14亿元。2012年的半
年报,1.29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即使算上全年越有2.6亿元,也已经离当初的规划4.1亿元越来越远。
与此同时,金亚科技的营业总成本在节节攀升。2009年年报中,营业总成本为1.55亿元,2011年的营业总成本增长至1.73亿元,2012年
中报的营业总成本为1亿元。同时在攀升的还有资产负债率,2009年金亚科技的资产负债率为14.19%,2011年上升至18.07%,2012年中报金亚科技的资产负债率高达31.12%。
2012年中报里,号称“创新解决方案”并无体现,软件类产品毛利率虽高达90.13%,但在利润构成中占比为31.93%,遥想2009年软件类产品的占利润构成为42.19%,上市后创新并无带来更多的利润。
募投早夭更迭
2009年,金亚科技向股民“求爱”时,高浓度渲染了自己的业务模式、CAS核心软件和数字电视软、硬件产品体系;并许诺下三个募投项目:南充项目二期工程、辽宁朝阳项目以及四川资阳项目。其中,南充项目二期工程在金亚上市前,就已在实施中。
这三个被金亚科技誉为“创新盈利模式下的整体解决方案项目”只完成了其中一个。2010年12月,在南充项目二期工程完成后,辽宁朝阳项目以及四川资阳项目就被“打入冷宫”。朝阳和资阳项目原计划投资总额6230.65 万元,在2010年年报中用一句话一笔带过:“受全国各省有线数字电视网络运营商整合影响,导致上述两个项目未能如期启动。”
2012年1月,金亚科技公告称,将原本朝阳和资阳的项目资金用于基于“三网融合”的“物联网”基地项目,其中6000万元用于设立全资子公司成都金亚信息网络有限公司,主营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金亚科技的理由是:宏观市场和行业市场瞬息万变,两个募投项目未能如期启动,又不能收到如期效益。
实际上,辽宁朝阳项目和四川资阳项目签订的时间分别为2009年6月16 日和6月22日;一个月后,7月29日
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的若干意见》,接着各省相继出台网络整合方案,朝阳和资阳项目一直搁置。
对于9月29日才收到上市核准的金亚科技而言,本有更改募投项目的余地,然而金亚却选择了沉默。这份意见书有可能带来的市场变化和风险,莫非金亚科技丝毫没有察觉?
金亚科技的招股书显示,上市前金亚科技浸淫有线电视行业长达10年之久,其董事长
周旭辉也是技术出身,不但在成都电视
联合集团从事过科研,而且还是位工程师。
与其说金亚科技无法预见政策对市场影响,被迫修改募投项目,似乎理解成金亚科技另觅“新欢”比较合适。
2012年10月,金亚科技董事长周旭辉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公司将来主要发展基于“三网融合”的“物联网”项目,转型智能家居领域;并表示金亚科技要从智能家居相关产业入手,让用户更方便管理家庭设备。
金亚科技2011年报显示,2010年10月,金亚科技使用超募资金4800万元成立深圳金亚,重点进行三网融合下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不过,2011年深圳金亚实现销售收入只有850.78万元,利润总额-340.44万元,净利润-256.1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