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劳动经济学
1799 4
2013-05-22

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6万元,同比增长近12%。同期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为2.8万元,同比增长17%,增速高于非私营单位。


在2012年整体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工资水平仍然增长较快,一方面是因为各地出台上调最低工资水平,另一方面也因为企业为了化解用工难而上调工资水平。


平均工资水平增长固然可喜,但也给制造业企业带来沉重的成本压力。近一年来,不断有国内外制造业企业传出搬迁到越南、柬埔寨以及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以其低廉的人工成本成为众多制造业企业新的代工基地。


由此也引发了中国将失去“世界工厂”地位的担忧。长期以来,虽然中国制造业一直难以摆脱品牌缺失、利润率低下等质疑,但中国制造业仍然为中国经济贡献了稳定的就业、税收以及出口贸易,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制造业的繁荣。


如今在工资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劳动力更为廉价的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似乎大有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的势头,长久以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制造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真的会因为工资成本上升而失去经济增长的动力吗?


事实上,相对发展程度高于中国的经济体,中国工人仍然相对便宜。据光大证券估算,以市场汇率折算,中国工人的工资仍不及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1/5。即使相对台湾和墨西哥,中国大陆的工资水平也差了不少。但从制造业的生产技术来说,中国并未与这些经济体拉开多大差距。因此,中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竞争优势仍然明显。


相对收入水平低于中国的国家,中国工人工资水平早已超过他们。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工人的工资就已经超越印度、印尼、孟加拉国,目前是他们的三四倍。对这些国家而言,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更多体现在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等带来的更高劳动生产率上面。就目前而言,中国制造业还未失去劳动力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技术并未与发达经济体拉开太大的差距。因此,中国更低的工人工资直接可转换为明显的成本优势。


另一方面,虽然也有不少国家的工资水平已明显低于中国,但受限于这些国家偏弱的基础设施、国内市场、产业集群等制约因素,制造业还无法大规模向他们转移。


平均工资上涨是企业制度不断完善的标志之一,况且中国工资水平仍然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企业能够覆盖这部分成本。反而税费负担才是企业最大的经营压力,当前经济形势不佳,企业经营困难加剧,对企业实行减税政策、推进税收体制改革是当务之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5-22 16:16:20
好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4 14:45:07
降低企业的其他成本,如税负、融资成本等才是根本,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正常的,一个国家不能总是以刻意打压劳动成本来换取经济增长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4 18:11:27
eagle_wg 发表于 2013-5-24 14:45
降低企业的其他成本,如税负、融资成本等才是根本,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正常的,一个国家不能总是以刻意打压劳 ...
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4 18:11:27
eagle_wg 发表于 2013-5-24 14:45
降低企业的其他成本,如税负、融资成本等才是根本,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正常的,一个国家不能总是以刻意打压劳 ...
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