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年轻学子应该宽容点,《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农业经济问题》、《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中国农村经济》这些同行匿名审稿刊物显示出该学子的努力、水平和潜力。目前的成果给副教授肯定是必须的,但目前给教授高了些。因为给教授最起码需要主持省级课题,此外,正教授也需要对学校作出贡献。凭这孩子的成果,只要保持目前斗志,主持获得国家级和教育部课题正常在三年内可以搞定。
我的两个学生的参考案例:
案例一,我在人大论坛“调剂招收3-4名硕士研究生”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4537-1-1.html。其中招收的学生A,在我这里完成硕士,博士推荐在南京大学完成。博士毕业时在《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文汇》等发表一些文章,博士毕业在广州一所二流大学搞到教职,人家直接给副教授和广州市中心的房子。
案例二,我与南京一所一流大学教授联合指导的研究生B,博士毕业时有SSCI文章两篇、《管理科学学报》、《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预测》、《系统管理学报》等发表一些文章,博士毕业后在南京一所二流大学搞到教职,学校给的是校内副教授,两套房子(一套在市区低价租借,另一套在新校区低价出售)。
目前,两位,特别是后一位已经成长为一位业内小牛人,继续在SSCI等发表一系列文章外,主持获得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目前正在美国一流大学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