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匿名
3469 6
2013-05-26

前两天朋友小聚,又提起张辉事件,回来我又看了看“青年学者张晖之死”一贴,https://bbs.pinggu.org/thread-2340885-1-1.html
楼主转了一些媒体上的采访,虽说都是怀念和可惜,但其中流露出的穷孩子不适合走学术之路,确有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我把我原来的回复贴出来,谈谈我的看法。


人没了,心里总是很难受的,尤其是想想他的家人,老婆孩子。
前些年历史所那哥们上吊,也很让人扼腕。

但是,当下就这个环境,只能自己调节。
我的情况也是类似的,家里条件不好,老婆也在大学教书,两个人工作十年才买上房子,今年三十有六,孩子才三岁。
我是经济片的,可能收入稍稍好一点,但我很少做横向课题,算是专心做学问的。
就像楼主说的,这个江湖里学术水平和职称之类相关性越来越小了,我也是等了五年,去年才评上副高。
做学问得全凭自己内心的冲动,而不是为了什么名利,因为要做真的学问哪能换来名和利呢!
只能是心态平和一些,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健康和生活,其实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如果说穷人的孩子不适合作学问,那又能干什么呢?做学问还能靠个人努力,生活也基本能过得去。
我在机关里待过,公司里干过,深深知道到官场、商场,背景更重要,穷人的机会相对更少。
社科院、一流大学算是很好的环境了,在这里更需要我们珍爱生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5-26 09:10:44
同意lz 的看法,我和几个朋友也一致认为,穷人家的孩子出头最好的方法可能就是努力读书了,当然做科研只是最后结果

至于自杀事件,人生哪会一帆风顺啊,总会有各种坎坷,如果每次遇到不顺就自杀,十条命也不够——我觉得每个人都要能忍,熬过去了,总会柳暗花明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6 09:19:04
虽然学术界同样有腐败和黑幕,但比起其他地方来,家庭背景在学术竞争上的影响的确小很多。
博士招生很少考虑家庭背景,再穷人家的孩子,也可以考到最有名的导师门下读书,这点绝对要比官场强。
但因为现在国家收入分配的问题,科研人员正常的收入太低,所以,穷人家的孩子,如果急需要赚钱,还从事科研教育工作,那可不就惨了吗。
不是穷人家的孩子不能从事学术,而是告诉大家学术不能发财(像董潘那种人少),要有思想准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6 17:40:10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6 20:26:41
我怎么觉得张晖之死和家境没什么关系?
他这么夜以继日,主要原因是出于对学术研究的热爱。
他出身农民家庭,可是去年在北京三环买了套100多平的房子,可见经济收入还是不错的。
张晖凭职称难是社科院的通病,高级职称数少,要腾出一个位置才能挤进去一个。
张晖就是看中了社科院的环境,不坐班有大量的时间读书写作。不然的话就去人大了,当时人大还是很期待他的加盟,相关院系的领导在后来也多次请他调到人大,都被他拒绝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6 20:32:57
raptors2000 发表于 2013-5-26 20:26
我怎么觉得张晖之死和家境没什么关系?
他这么夜以继日,主要原因是出于对学术研究的热爱。
他出身农民家 ...
弱弱问下,社科院和人大有啥区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