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2172 5
2007-10-03

"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十六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显示,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确立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正在提前实现。

根据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对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新部署,21世纪第一个10年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9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十六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一)",报告称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6年达到2010美元。2000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854美元,也就是说,在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同时,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其实已经提前实现。

但是,中国未来所面临的挑战也将越来越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所长蔡昉警告说,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中国尤其需要避免重蹈拉美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覆辙(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人均GDP一直在中等收入阶段,难以进入高收入国家阶段)。

提防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经济建设的三步走战略,是按照邓小平的构想,在党的十三大确立的。第一步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GDP翻一番。第二步是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GDP再翻一番。第三步是到本世纪中叶,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前两步分别在1987年、1995年分别提前3年、5年完成目标。此后第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经过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被分解为2010年、2020年和2050年三个分阶段目标,成为"新三步走"发展战略。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上述系列报告,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连续四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虽然在统计意义上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不少学界人士则指出,中国下一步需要调整好国内的收入差距、环境保护等问题,否则将严重影响中国走向发达国家的路径,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按照亚洲开发银行的定义,人均GDP在900美元-11000美元属于中等收入国家,超过11000美元为高收入国家。在中等收入国家序列中,例如马来西亚、巴西等国分别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实现了人均GDP超2000美元,但是20多年过去了,这些国家的人均GDP只增长了一倍,一直冲不过11000美元的门槛。而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只用了10多年就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行列。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分析比较这些国家的经验后发现,韩国、日本、台湾地区能顺利发展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原因,与其居民收入差距较小、就业保持增长有关。而巴西、马来西亚等则是另外一个现象。中国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要以可持续的方式保持高速增长。

一个并不乐观的迹象是,近年来中国的收入差距,无论是在城市内部,农村内部,还是城乡之间,以及垄断行业和竞争性行业之间,都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实的研究,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在农村内部从1990年的0.31扩大到2002年的0.37,2005年还在上升。城市内部从1990年的0.23,上升到2005年的0.34。全国的基尼系数则从1988年的0.38,上升到2002年的0.45。

其中,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扩大最为明显。9月13日,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会议上介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仍在扩大。2004年和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3.21︰1和3.22︰1,2006年扩大到3.28︰1,收入差距的绝对额达到8172.5元。

除了收入差距问题,中国目前的服务业发展比重,环境指标都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需加快脚步。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系列报告,2003-2006年,工业生产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沿着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轨道稳健前行,2006年工业完成增加值占GDP的43.1%。同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却不断下降,2006年为39.5%,低于2004年的40.7%,2005年的40 .2%。

另外,国家环保总局日前发布的<2006中国环境公报>显示,2006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28.2万吨,比上年增加1%;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588.8万吨,比上年增加1.5%。两项指标均未达到"十一五"规划预期的减排目标。<报告>认为"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转变发展方式

不过,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上述风险。根据国家发改委有关领导9月16日在清华大学的报告,即将于10月15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大将为下一步全面着手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指南,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的成果由人民来共享"。

根据上述国家发改委有关领导所说,科学发展观将是4个方面的结合,即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社会进步和后代人的发展。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道路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中国将全面扭转过去偏重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发展的情况,以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扩展到政治、经济、社会等的全面发展,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性。

"发展要体现人民的利益,更多地反映人民的意愿","发展的成果由人民来共享"。他表示,为全面实现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提法将强化,一改过去"转变增长方式"提法。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还在考虑进一步减少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生产、出口等措施。有关燃油税费的改革,促进各个工业行业节能减排的新措施,也在加快酝酿之中。

面对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世界银行建议,"采取新战略来应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以及过去二十年高速增长带来的其他压力和不平衡"。

该行北京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指出,中国需要建立平衡经济增长模型,土地价格、能源价格等需要调高。他也建议国企红利应该强制上缴,减少工资税收,国家加大对于教育、健康等事业的投入,并对于节能环保措施实施补贴。

"这需要一揽子计划,对于节能环保国家需要实行'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其中能源税收可以达到50%,以改变燃油价格过低导致穷人补贴富人的现象。"他说。

世界银行北京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建议,政府采取措施刺激服务业的发展,以使经济增长从依赖工业投资转向依赖消费服务业,政府更多投资于教育和医疗卫生,以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

21世纪经济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0-3 22:37: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4 12:59:00
‘发展要反映人民的意愿’说的太好了,的确收入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根本就是经济的发展所导致,但并不是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要出现这么大的悬殊。我要说的是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这是一连串的反映。问题是复杂的,不用未来,现在就逐渐体现在制约我国经济了,但是解决不能靠有效率的 制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16:57:00
中国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严重,主要是当权者不愿放弃权力,使得制度改革和创新无从谈起,经济与政治改革的匹配性、和谐性都难以建立!目前“权力经济发展模式”还在继续,是目前中国所谓高经济增长、低效率的动力所在,这种发展模式必然继续强化、甚至恶化收入领域的差距和不公。中国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有自己的特定“理由”,目前体制不改变,,一切改革都是不彻底的,也是难以奏效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5 17:00:4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6 19:11:00
增长速度越快,我越担心。富人、有权的人逐渐把风险转移到穷人、老人、农村人的头上,而且这种趋势一点都没有逆转的迹象。凭空地说些统计数字,无知,或者无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5 23:21:22
目前我国收入差距逐年加大,需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得快持续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