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406 0
2013-05-30
     报告摘要:       目前普遍认为,中国经济为了保持增长态势、避免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middle-income trap),则必须提高生产率。ZF已经通过某些政策敦促企业提高生产率,且在未来几年,其监管力度只会增强不会减弱。本报告旨在探索中国企业是否准备好应对生产率提高的挑战,以及高绩效企业应该在哪些关键领域采取措施,让生产率更上一层楼。本次调查共有来自1,700多家在华企业(包括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的首席高管和高级经理参与,反映了他们对中国商业环境的发展趋势和所在企业的运营实践的观点和评价。。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尽管在华企业普遍保持盈利,但是在利润率方面却面临持续增加的压力。有近半数的受访者表示,所在企业的利润率比过去两年有所下降,而表示利润率增长的受访企业却仅有上述的一半。在绝大多数行业中,企业正面临收入增长放缓和成本性通胀走高的双重压力,导致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参与本调查的受访者一致认为,企业将成本上涨转嫁给消费者的空间十分有限。因此来自各个行业和各类所有制企业的高管们一致认同提高生产率刻不容缓。
  关键问题在于应该从哪里着手改善生产率?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对受访企业各项竞争领域的运营有效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以此评估其取得的生产率绩效,从中找到共性。通过分析我们得出四个关键结论。第一,同一行业中的不同企业在利润率和运营成熟度方面千差万别——绩效较差的一组企业呈现出“长尾”效应。因此,对于整体经济而言,提高生产率的契机将很可能来自于对“落后企业”的针对性改进。
  第二,本土企业正在迎头赶上。超过四分之一的本土企业认为,他们在运营效率方面至少与在华外企的平均水平持平,而这一趋势很可能延续。尽管如此,大多数本土企业仍然落后于他们的外资同行。然而他们确实拥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可以通过引进领先的运营实践来推动生产率提高。
  第三,为了探索高绩效企业在运营效率方面取得的成功是否存在共性,我们对盈利水平最高的一组样本进行了个别分析。其中最突出的结论在于,这些高绩效企业为了提高生产率所实施的改革力度——他们在广泛的竞争领域中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简而言之,高绩效企业已经明显跨越了渐进式变革阶段,而是达到了为实现持续改进而制定并实施明确转型方案的高度,敢于打破传统的企业格局。
  第四,高绩效企业在以下五个特定的运营领域中具有较强或较成熟的能力:长远的战略规划,标准的运营流程,严格的内部控制,有效的劳动力规划和强大的科技基础架构。这五项运营实践与高利润率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因此,也将成为那些亟待改善生产率企业的重要关注点和着力点。值得欣慰的是,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基于上述领域的改善并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却仍然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和行业。然而,这些改善措施必须得到领导层的大力支持和持续参与,力求通过变革推动生产率的提高。
  企业的各级领导者必须开始考虑应该怎样尽快构建和实施相关能力,以应对生产率提高的挑战。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