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257 0
2013-05-31
[点评]早年在国务院农村研究所,研究农业经济起步,林老师的观点还是符合当前国情的,但决策层的经济思路,从政策来看,已经提出向消费拉动、内需拉动转变。      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仍将由投资驱动,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将是投资驱动力的两大组成部分。投资需更多依靠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不能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手段。经济增长的本质是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提高,增加消费就成了无源之水
       林毅夫指出,经济发展理论应该重点关注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以及所能做好的产业而非简单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一个经济体的经济结构内生于其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要素禀赋的变化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则推动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应该充分发掘禀赋结构的动态变化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寻找与之相符的新产业并促进其增长。
     对发达国家来讲,技术创新跟产业升级非常重要,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同样的技术创新跟产业升级是驱动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对发展中的经济体而言,如果懂得利用在技术创新跟产业升级上的后发优势,那么可以一倍于或者两倍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来发展,而且可以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他举例,从统计资料来看,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13个经济体每年经济增长达到7个百分点或是更高,维持了25年或是更长。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变成了这13个经济体当中的一个,现在就要看后发优势还有多大。
       林毅夫在其《新结构经济学》文集中专门论述了金融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金融结构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金融结构内生于产业结构同时也影响着经济发展。不同的发展阶段,能够较好推动经济增长的金融结构也是不同的,一个经济体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与其要素禀赋结构相匹配的最优金融结构。
新闻:
  tw防务部门发出新闻稿回应,指林毅夫是“敌前叛逃的罪犯”,有违军人忠贞气节和武德价值,对于他的返乡问题,t当局立场至今并未改变,在处理上绝无模糊空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