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forrest_xiao在2007-10-12 8:42:00的发言:你是从这里开始犯错的
“厌足点在预算区域内、厌足点存在,与局部非厌足性有什么矛盾吗?”这意味着这是一个没有稀缺性的环境,与经济学本旨大大违背,在这环境下,经济学没有存在的必要
Mestra留
你说得极是,学过经济学的学生都知道你说的有理,可是你为什么以为我不知道呢?
为什么部分商品不可以存在厌足点呢?我的意思正是目常生活品大多数存在厌足点。如果没有厌足点,难道我们就把很多的收入拿去吃馒头。你自己想一想你能够吃多少馒头吧?这里没有一个厌足点是不可能的。
因此,经济学应该扩展自己的分析框架,必须要把物品进行分类,有些商品存在厌足点,而有些东西不存在厌足点。这样一来,虽然增加了数学处理的难度,但是毕竟这样一来更为现实。我早说了,经济学方法的核心之一是模型可操作性与现实性之间两难冲突的权衡折中。目前经济学之所以是这个样子,不是因为它本来天经地义就应该这个样子,而是在考虑到模型操作性与现实性两难冲突之后,权衡折中的结果,是为了模型的可操作性而牺牲了一些现实性的代价。
第二,目前新古典经济学没有系统分析生产力提高能够相对减少资源稀缺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我就搞不明白,你们为什么非要把新古典经济学绝对化。为什么不允许多样化的思路。你们非要在学习过程中这样僵化,难道这样才是达到经济学大师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