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53 0
2013-06-01
目前来看,围绕国内市场的都是不利因素:有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企业的库存数量远高于往年均值,进入夏季后工业制造业又进入了淡季周期,加上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市场需求不足以及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递减等因素,导致了国内去库存化的进程缓慢。随着产能过剩与“去库存化”问题的加重,以钢材等工业品为首的大宗商品价格近期迭创低点,投资者对后市发展忧心忡忡。

  本周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度调降中国今年成长率预估,并称若实际增速低于其预测,建议中国采取财政刺激政策。迄今为止出炉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暗示了二季度中国经济的表现恐更逊色,令市场忧虑情绪升温。“我们前期一直在强调,中国实行新一轮刺激的可能性较小,”中国资产管理研究院院长杨宏森博士认为,“而多数企业由于误判经济形势,在去年三季度至四季度出现短期性的补库行为,导致高库存难以有效消化,新增的产能也提高了"去库存化"的难度。”

  近年来,美国经济走势总是出现年初增长强劲,在一片叫好声中又逐步放缓的现象。令人惊异的是,这一现象似乎又将在2013年上演。本周四美国商务部公布修正后的第一季度经济增速低于预估,同时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出现4周来的第3次上升,种种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复苏没有市场想象中的良好。杨宏森表示,“我认为当前欧洲、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国际经济形势多变,美联储不应该再采取购买债券时断时续的方式。”本周欧元区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去年7月以来最高,但从德国、法国公布的5月PMI值看,虽然好于预期但仍然低于50水平线下方,说明欧元区经济仍然处于萎缩之中。

  相反,中国经济已经开始了转型之路。但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由于第二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要超过第三产业GDP,其增速的下降还难以通过第三产业GDP增速的上升来填补,这就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速会进一步放缓。“第二产业面临总体的产能过剩,这会导致其每年吸纳的就业人口减少。”杨宏森认为:“随着经济增速下滑,中国未来的失业率会上升,使得经济与居民收入的同步放缓,从而降低对国内通胀的预期。从中期的角度看,综合了产能过剩的中国经济确实存在着通缩压力。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大宗商品与证券市场经过短暂的反弹之后,依旧会重返"熊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