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154 1
2013-06-02

品味

再造堂主

俗语:中国人注重味道;西方人注重营养。所以我们在就餐时很在意味道,而且时常把味道当做好坏的评价标准。当然味道因地而异:酸甜苦辣各不相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追求味道到极致,就是美食家。也是体现生活品味的标志。

味道在现实生活中还有更多延伸含义,除了生理含义之外,还表示精神含义,品味生活、品味时尚,品味人品等等。如果一个人对事物有感觉,我们常说有味道。如果接受就言有感觉。比如学习外语如果语感有了,再难的题目凭感觉就可以做出来;女性做事靠感觉,我们通常叫第六感觉,敏感精准;因此味道在此指的是人对事、情、物的感觉深度。

品味就是品人生,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人生顶峰甜美无比,跌入低谷则酸涩苦辣。其实我们更多时候感觉出复合味道。鱼香、酸甜、家常等滋味。说不清道不尽。人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味道:幼年充满童稚可爱;青少年青涩难咽;中年而立沉稳;暮年夕阳陈酿。品味男人的汗水;体会女人的泪水,阴柔相济,味道复合。

好事多磨,人生如天气反复无常,冷热变幻无穷,砸在身上就会酸痛冷热。所以我们要学会承担,需要释然。一壶酒、一杯茶,握在手,咽在肚,翻几页书,别有滋味。

寻找味道、感悟味道、体味幸福味道,解读活着的意义。

习惯文字诉说自己思想,这也是一种味道。

几番书于德州古运河畔再造堂书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6-2 18:06: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