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学术文章的写作情况,一般一篇文章引用文献30个左右。我们假设每篇文献的字数平均为1万字,同时,每篇文章的思想或者材料超出了所引用的文献,而且所引用的文献有些作者不需要阅读全文,甚至完全没有阅读。
另外,我们还假设作者是一位负责人的学者,一方面他会认真的阅读和引用文献,另一方面,由于学术研究的进展,他确实也需要不断阅读新的文献。
所以,去除不必要完全阅读的文献内容,以及添上没有在所引用文献中显示的其他内容,粗略算来每篇文章的产生至少需要20篇文献的阅读量,也就是说:阅读20万字,你才会输出1万字的文章。
随着学术规范化发展,文献引用越来越正规,不像老一辈研究者的文章里,可能没有多少参考文献,但是你不能否认他有更多的思考,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只不过,我们目前更具体的体现了学术研究“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也正因为此,一个发过上百篇高质量文章的学者,我们仍不会称他为作家。
正确、切实的引用文献,在已有文献基础上推进研究的进展,才能避免过多的“三聚氰胺”。
……
欢迎讨论,欢迎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