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上,总会发现这样的一个问题,在一本书上所看到的原理内容是这样的,而其他书籍上又是那样的,可这次遇到的问题,竟然在好几本书上都是一致的,而且我不得不怀疑,到底是我的理解问题,还是书籍本身就存在错误。例如,复旦的货币银行学中有这么一句话:货币当局大量抛售短期证券的同时,大量购进长期证券,这样降低了短期利率,提高了长期利率。在这一点上,我始终觉得是说不通的。就拿市场利率来说,代表的是货币的价值,对调业务中,抛售短期,市场货币流通减少,这不相当于货币从紧政策吗?理应是了提高短期利率,为何又是降低了短期利率呢,何况买入长期,对于长期来说,货币当局处于增加货币流通,相当于宽松政策,可是利率却升高了,这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