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奸”的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汉奸”问题的争议非常激烈,典型的代表是孔庆东和茅于轼,孔庆东还因为骂别人汉奸而被判罚了200元,但判决结果并没有让争议有所降温,反而愈演愈烈,以至于“汉奸”一词在网上触目可见,双方似乎都底气十足,没有丝毫退让的迹象。
可以说,“汉奸”问题是当今最为敏感、最为激烈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对此,本人思考了很久,也参与了一些讨论,终于想清楚了背后的根源所在,特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大家参考。
其实,“汉奸”问题背后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信仰问题,现在的舆论不是流行一种论调,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吗?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怎么可能绵延5000年而不绝呢?那么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呢?很简单,真正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坚信中国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文化,中华民族是全人类生命力最旺盛的民族,无论经历多大的磨难、无论受到多么猛烈的攻击,最终能够生存、发展、繁荣的一定是中华民族,这就是地道中国人的信仰。当然,不排除有的中国人放弃了这个信仰,这不奇怪,历朝历代都有,于是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称呼——“汉奸”!
中国人的信仰并不经常挂在嘴上,也不需要任何俗套的礼仪程式,但是每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具有坚定信仰的中国人就会站出来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从当前的局势来看,虽然国家的经济地位处于强势,但是中国文化受到了猛烈的攻击,如果说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也绝不为过,因此中国文化的卫道士自然就站了出来,坚定地捍卫中国文化的尊严,他们为了将自己的群体与对方区分开来,便将那些已经放弃了对中国文化信仰的人贴上统一的标签“汉奸”,也正是“信仰”这个标准成为了划分两大阵营的明显标志。
最后,既然是站队,本人也必须表明自己的立场。其实在民国时期有一个叫杨度的就替湖南人表明了态度: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随后的历史湖南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这一诺言,从今天的局势来看也许不一定需要湖南人冲锋陷阵,但就像抗日时期的“湘江保卫战”和“常德保卫战”一样,到了湖南人这里一定是有一条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