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经济未来之路
综上所述的“后工业化发展之痛”、“城市化进程之殇”和“‘三农’问题困扰社会发展”等几个现实问题,结合当前外需不足,内需乏力的实际情况,还有没有新思路可寻呢?
答案是肯定的,这条新思路就是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为中国经济未来寻找一条新的思路。
高效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就是以广阔农村为基础,以广大农民为依托,以乡镇和乡村为主战场,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的新型中小城镇化为载体,创立具有乡村特色的智慧型、生态型、科技型及文化型的高效农业综合体。这是一条破解“三农”困局之路,也是一条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之路。
第一,新型城镇化首先需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积极支持乡镇建设,让农民也能过上城里的生活。
这几年各地搞的新农村建设典型,通常原有经济实力很强,有的搞大型企业,有的吃矿山资源老本,很少是真正从土地上站起来的。但在山东莱阳一个叫濯村的地方,这里经过15年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农业生产企业化、农民生活现代化和农村生态田园化的发展之路。给我们的启示是,要解决农民问题,就要大量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要解决农业问题,就要坚决改变一家一户零散、落后的耕作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培育壮大现代农业;要解决农村问题,就要改革土地产权制度,真正落实好小城镇建设。
第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把农业、农村和农民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结合自身特点,创建具有乡村特色的生态型、文化型的农村旅游综合体。这会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国家的经济结构、发展方式和生产力布局必然因此发生积极而深刻的变化。这也是我国所拥有的一个长远优势,更是几代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
地处黔西普定县的马官镇,利用自身丰厚的民族文化,做足民俗文化旅游,以乡镇发展为龙头,以市场为手段,辐射带动周边乡村村镇建设,打好文化旅游牌,通过几年努力,马官镇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新气象。群众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不少的殊荣。其发展之路正是立足当前农村实情,依靠农民,发挥自身独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山区旅游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辐射带动城镇周边村组农民共同奔小康。
第三,新型高效农业综合体是解决农民、农业与农村问题的必然选择。在中国,读不懂农民就读不懂中国,读不懂农业就读不懂中国经济。农民增收完全不可能通过1.8亿亩土里刨食解决。以农户为经营主体的传统农业,根本无法承受经济社会发展之重,十分有必要引进工商资本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实打实地兑现工业反哺农业。中央有必要改变以往对“三农”撒胡椒面的补贴方式,将每年对“三农”投入的近万亿各类补贴拿出一半,再加上引进工商资本,每年在全国每个省(区)扶持若干乡镇,整体连片开发创建高效农业综合体,做到扶持一个乡镇,带动一片乡村,富裕一批农民,彻底让农民走出贫困,走上小康。这样的做法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湖北武当山下,南水北调水源地,有一个正在筹建的文化旅游项目——武当村文化生态旅游综合项目,正在按照“村企一体化”的总体思路,以企化的模式进行统筹经营、规范管理。使武当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和武当村集体形成一个新的利益共同体,互惠共赢,实现村企一体化目标,带动当地农民走上小康路。
村企联动,规划新蓝图。合村并组,将孙家湾、蒿口和马家岗三个村合并成一个新村-----武当村。对其行政建制、土地面积和人口进行合并。由公司通过适度的山地整理、移土培肥等工程把尚未淹没的土地资源进行科学的总体规划、统一的经营管理、合理的开发使用。合村并组工作可逐步推进,根据建设期的实际情况,条件成熟一个村,就合作一个村,最终将三个村合并成一个村。武当村将建成集宜居宜业、旅游观光、商务接待、休闲娱乐、高效生态农业、特色种植养殖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实现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武当村规划占地面积17平方公里,将武当村各区段因地制宜地划分为七大区块、建设成七个旅游度假区即:1、武当旅游小镇;2、武当文化体验区;3、武当古县城文化旅游区;4、武当湖水上游憩区;5、生态文化居住旅游区;6、道教养生度假区;7武当珍稀植物园。最终目标是将武当村打造成一个5A级景区,使之成为湖北生态文化旅游第一村。
股份合作,保障机制。1、村民把土地经营权和使用权以入股的方式交给村委会,村委会再以委托经营的方式流转到武当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用于发展二、三产业。待武当村景区大规模的建设结束、公司进入正常化经营后,公司和村民每年再按股权比例分红。2、股份占有比例。每一个拥有土地且以土地入股的村民同时也是公司的股东;原武当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占有82%的股权。村民将告别“每年盼收成”的生存方式,变成“按月领薪水”的产业工人和每年享受分红的股东。3、项目全部建成和公司进入正常经营运作后,公司从经营收入中提取一亿元作为武当村失地农民风险保障基金,并按政府相关政策和扶持条件建立健全村民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使村民能充分享受到武当村提供的、与城里人同等的诸如退休、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教育等方面的社会福利待遇。
项目牵动,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武当村背靠武当山,面朝丹江水,以生态旅游为龙头,以道教文化为依托,以打造鄂西北生态旅游第一村的高起点、全方位、多层次,大手笔、综合性开发项目为目标,规模空前。武当村项目中心位于武当山西神道入口处,整体规划紧扣地方特色,形成以绿色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山川秀美的环境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生态体系,打造中国旅游生态人居第一村。
武当村项目开发模式正是目前中国农村农民梦寐以求的发展方式,是突破“三农”瓶颈的成功个例,也是一条城乡经济发展模式的新路子。
结束语
中国内需经济的最大潜力在广大农村和乡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也在农村和乡镇。中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实际上是抓住了稳增长、转方式和调结构的关键,困难之多、压力之重和挑战之大前所未有。应当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增强新型城镇化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避免农民增收更加艰难,农业发展更为复杂,农村稳定更为严峻。创新农业产业综合体,将产业做成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发展模式,对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消化过剩产能、培育新的增长空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这是从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局提出的战略构想,对于未来经济走向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