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绑架了中国光伏?!
 
张 琦 
6月5日,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制裁结果准时出炉——将从6月6日至8月6日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双反未能在两个月内达成解决方案,4个月后税率可能升至47.6%。消息传来,霎时举国愤怒、嘘声一片;光伏企业更是顿胸捶足、伤心欲绝。
看到同胞的愤怒,我不禁想起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对世界的一句承诺:“中国在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40%到45%”。温家宝总理的这句话充分展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魄力,也赢利了世界的尊重。当时,我们也从未怀疑过这一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为当初,我们的思维正在被一个美丽的神话所吸引。当年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新能源产业革命”口号,掀起了全球“低碳经济”的浪潮。大家认为,美国在试图寻求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引擎;新能源产业一定会引爆全球第四次产业革命,帮助世界各国摆脱传统能源制约,构建更具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模式。于是,各路资本在新能源领域掀起了阵阵飙风,国内新能源项目更是遍地开花、欣欣向荣。一项项技术专利、一批批生产设备不断从美国、德国输往中国。此时,美国人乐眯了眼,而中国正铆足干劲,快马扬鞭,准备在新能源领域大干一场。
   光伏产业正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一个鲜活典型,它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无与伦比的美妙愿景。很快,全国各地在疯狂资本的怂恿下,开启了光伏产业的盛宴。截止2009年底,中国太阳能光伏的产业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其扩张速度足以令世界各国大跌眼镜。江苏的尚德太阳能又被视为这个行业的翘首。清晰记得2010年的“尚德之行”,我当时正参与《湖南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的执笔,这一课题缘于湖南有关领导对新能源产业的广阔空间和潜在风险的敏锐洞察,希望对全省新能源产业进行全面摸底。期间,我们调研小组专程赴江苏尚德太阳能公司考察。那里俨然一座科幻展馆,建有世界最大的光伏幕墙,拥有全球最先进的硅片切割生产线,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对方透露,为应对全国各地的参观考察,公司曾经专门设立了一个事业部,安排近二十位佳丽,专职从事导游、解说工作。不难想像,当时的尚德,是何等的风光无限。然而,“两头在外”(核心技术在国外、主要市场在国外)的窘境,似乎早已注定了尚德的宿命。前不久,看到尚德破产的消息,我有些感伤。光伏巨鳄,遽然毙命,终结的不只是一家企业,恐怕是一个产业梦想的破灭。
痛定思痛,我们终于明白,再多的“世界第一”只不过是聊以自慰的喙口,背后折射出的却是中国企业“急功近利”的赌徒心态以及地方政府“揠苗助长”的长官意志。
中国有句俗语“树倒猕猴散,墙倒众人推”。曾经笑傲福布斯榜首的施正荣先生不幸陷此境地,实在令人扼腕。当社会各界所有矛头无一例外地指向了这位光伏巨擘时,我不禁为之鸣不平,大家为何不冷静地思考一下,将这介满腹经纶的书生送向时代神坛的幕后推手,他究竟是谁?
当然,功过自在人心,我不敢妄作臆断。只是,在看到中国光伏产业全线溃败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记得这些案例:内蒙古风电脱网、深圳电动出租车自燃、益阳桃花江核电站夭折、三峡工程饱受争议,等等。我真心期待:曾经天真过、狂热过、憧憬过的中国新能源产业,能尽快回归应有的理性,更多地思考产业的技术底蕴、制度背景、人才储备以及市场空间,终究能支撑我们走多快、走多远。毕竟,我们的产业还幼稚,我们的国家还经不过太多折腾。
中国梦,需要你我共同参与!但更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张琦:中共党员、经济师、管理学博士生,现任职于湖南高新创业投资集团,曾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