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车间在制品控制,取决于车间生产类型和生产组织形态。在大批生产的条件下,由于在制品数量比较稳定,事先制订有标准定额,在生产中流传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因此,通常采取轮班任务报告,并结合统计台账来控制在m品的数量和移动。现场可实行目视管理.要求工段长、班组长和生产调度员能直接看出在制品存放的位置、数量、流动路线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这就需要他们具有较丰富的现场6S管理经验,情况熟、标准明确、反应敏锐。而且要求严格控制流水线第一道工序按节拍投人生产,这样就可以保证在制品既不出现积压过剩的现象,也不会发生数量不足、使有些工位产生停工待料的现象。车间内部生产管理部门和工段、班组要根据工作班计划或工作班任务报告、投料单、人库单等严格控制投料、生产和在制品的数量。如果流水线较长,可将流水线分段并成立班组,车间对流水线进行分段控制和考核。
在多品种、单件小批或成批生产的条件下,由于产品品种和批量经常变化,在制品数量稳定性较差。因此,通常采用加工路线单或工作票等凭证,结合统计账来控制在制品,组织各品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衔接,保证能够实现规定的生产进度。
1.工作班计划(轮班任务报告)
工作班计划是车间、工段规定每个工作地(机台、每个工人和每组工人)及每班(或昼夜班)的生产任务,反映工作班计划完成情况,记录与统计产量以及计算奖金的原始依据。一般是每台机床每班或每昼夜班下达一张,如系加工时间较长的零件,工作班计划可跨班使用,但不能跨日使用。
工作班计划有双重作用,一方面用来下达生产任务;另一方面,由于它直接记录每个工人当班的生产动态,包括完成情况以及检验结果。因此,是一份重要的原始记录资料。
采用工作班计划,可以简化原始记录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把核算和计划密切结合起来,有效地加强生产的计划性和计划的严肃性。
2.加工路线单
加工路线单,又称多工序工票、长票、限票。是指以零件为对象开列并随同加工件按生产过程流转的一种工作票。它是记录每批零件从投料,加工、检查到人库为止的全部生产活动过程的原始凭证。加工路线单通常按每批零件填制一份,集中记载零件的全部加工工序和加工情况。它便于制订昼夜轮班计划,控制零件生产进度,协调上下工序衔接配合,掌握在制品流转交接,提高生产经济效果。因此,在成批生产企业中被广泛采用,也常与单工序工票配合使用。
由于企业生产类型、产品特点以及历史形成的惯用做法,加工路线单的形式和内容不尽相同。
加工路线单的填写、使用和传递路线,根据企业生产系统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状况而定,一般采用如下程序:
(1)生产毛坯库根据生产作业计划,核实库存,填写加工路线单交车间计划调度组;
(2)车间计划调度组填写工序及工时定额,同时登记统计台账,交工段计划员安排生产;
(3)工段根据计划要求的进度,提前把加工路线单交毛坯库或供应科下料间,当毛坯送至指定地点,工段收料员核实并签收;
(4)工段计划员收到加工路线单后,在零件工序进度统计卡上填写投料日期,然后置于卡片箱内,等待加工;
(5)当第一道工序开始投产前,工段任务分配员在加工路线单上填写工人姓名或机床编号,第一道工序加工完毕,应将加工路线单随同条件及下作班计划一起送验;
(6)检查员将检验结果填人加工路线单和工作班计划,分配员将加工路线单放人执行第二道工序的格子内,零件转人为二道工序,依此,一直到该批零件完成最后一道工序;
(7)零件全部加工完毕后,送检人库,检验员在加工路线单上签字后,返还送检车间,据以登记台账;
(8)将加工路线单返回车间计划调度组。
在应用加工路线单时,如在某工序不能按路线单原定的批量生产时,应经填发路线单的部门同意,填发分票,分票的形式和内容与原路线单相符,颜色则应有所区别,分票数应严加控制,避免过多而造成管理混乱。
采用加工路线单有许多优点:
(1)当用于成批生产时,每批零件的加工信息集中在同一张路线单上,可减少单据数量,起到一单多用的作用;
(2)加工路线单中的工艺顺序和工艺规程一致,有利于贯彻工艺要求,保证零件质量;
(3)由于领料、加工、检验、人库都使用同一原始资料,可以有效地保证领料数、加工数、合格品数、废品数、人库数互相接认对缝,防止错乱。但由于流传时间长,加工路线单容易产生污损和丢失。
3.单工序工票
单工序工票,也称短票。它是以工序为对象设置,一道工序开一张票,一道工序加丁完毕,工票就随零件的验收而收回,下道工序另开一张工票。单工序工票的优点是:工票的周转过程短,能及时送交有关人员汇总整理,使用比较灵活,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企业。其缺点是:如果零件工序多,则开票工作量较大,在车间内流转的工票数量也多,不便于统计和核对,且增加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工票,一般由车间计划员或工段分配员按照三定(定机、定人、定活)原则和产品计划进度要求,开票送交检验人员,由检验人员填写检验结果,然后送还计划员或分配员。
工票记录的数据资料要准确、及时、全面,需要建立相应的核实和检查制度、流转程序和路线等,以保证工票记录的质量。
本篇文章来源于经济学家
http://bbs.****.org/ 原文链接:
http://bbs.****.org/thread-117882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