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SEMI近期发布《2013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下称白皮书),该报告由SEMIPVGroup(光伏分会)、SEMI中国太阳能光伏顾问委员会和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共同起草并完成。该白皮书重点为中国光伏行业提出了9点建议,涉及政策、产业标准、金融、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
回顾2012
——市场
2012年底,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到31GW,相对于2011年的27.9GW增长11%,累计装机量达到98.5GW的历史新高。从近几年来较大幅度的增长率波动来看,光伏应用市场还处于政策驱动模式的主导下。但鉴于装机规模已接近100GW和全球的宏观经济形势,SEMI认为今后几年全球光伏应用难现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
光伏市场的中心也正从欧洲的德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向中国、美国和日本等新兴市场转移。德国光伏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连续三年维持在7.5GW左右,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2012年光伏装机量大幅减少。以中国、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成为新的增长点,2012年三国装机合计占全球的31%。
受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全球范围内制造产能非理性扩张的影响,在2011年底全球光伏制造产能突破79GW,产量40GW,而当年的装机量仅为27.7GW。供需的严重偏离导致了2012年组件价格延续了2011年下跌的趋势,从年初的0.9美元/瓦下降到年底的0.65美元/瓦。企业利润被挤压,破产倒闭的新闻也已让人些许麻木。经过2012年的洗礼,全球的光伏产能已降至70GW,产量39GW,但仍然高于31GW的新增装机。这标志着光伏制造整合大幕的拉开,也预示着整合的不断深入。
——技术
技术的提升始终是产业进步、发展的推动力。在SEMI看来,目前全球光伏市场供过于求的大背景下,技术突破显得尤为迫切。传统光伏技术遇到转换效率的瓶颈,非硅成本下降空间有限,高效电池技术在设计和材料选择上的突破,使非硅成本有较大下降空间;光伏产品转换效率的提升可以直接降低系统平衡成本,组件效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系统平衡成本可下降5到7个百分点。以美国SunPower和日本Panasonic为代表的高效电池组件制造商的光伏产品效率已达到24%,国内的电池组件商也在积极开发高效光伏产品。全球P型、N型单晶电池效率已分别达到18.5%—20%和21%-24%,多晶电池效率达到17%-17.5%。随着高效单晶、多晶技术的不断探索与应用,其成本不断下降,目前高效单晶组件产品的成本已低于传统单晶组件产品,但还高于多晶产品。高效电池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蓄势待发,这将是下一轮产业扩张时的投资热点。
——“双反”的影响
2012年12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中国产光伏电池组件产品的倾销和补贴成立并征收高额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导致2012年中国对美光伏组件出口额大幅下降。其中,2012年8月的对美出口额为0.85亿美元,较年初1月份的3.87亿美元下降80%。2012年,中国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对象欧盟和印度也分别对中国产光伏产品展开双反调查,中国也对原产欧洲、美洲和韩国的多晶硅展开双反调查,使全球的光伏产业弥漫着贸易战的硝烟。纵观国际贸易的历史和现状,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发生在我们眼前的光伏贸易之争,固然有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客观因素,更重要的是,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将光伏视为关系未来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来做前瞻性的布局。这从另一个侧面让中国的光伏从业者更理性的对待光伏贸易摩擦的同时,也更坚定了发展产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