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高利贷之殇:崩盘后多选择私了 命案四起
2013年06月15日 01:41 中国经营报
“另类”高利贷
柴刚
编者按/民间高利贷的幽灵一直在各地徘徊,相似的表象之下,其实各有内在动因。和人们已经十分熟悉的温州和鄂尔多斯(7.54,0.02,0.27%)不同,山东邹平的全民高利贷呈现出另外一种癫狂,而且这里的高利贷崩盘之后,全然不像其他地区那样出现债权人集体报案维权的情形,而是仍然处于民间自生自灭的状态,没有债权人报案,却不断出现由于高利贷纠纷导致的命案。而其高利贷兴起的过程相比温州等地则更为虚幻和荒诞。如今,一片片因投资谎言被圈占的土地荒芜不堪,很多曾热衷于借贷放贷的金主流亡不见,这个烂摊子还无人出手打理。
一线调查
邹平沦陷
6月3日,李翠花与张翠珍一起,与邹平县检察院交涉了一上午,再次失望而归。此时,距离她们的儿子朱猛、朱宝去世已有一年多时间。“案子到现在还没处理。”她们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话中透着无奈,接下来准备再去邹平公安局催问案情。
他们是山东邹平县人,其儿子的死亡给那场始于2010年的疯狂民间借贷浪潮加重了悲剧色彩。
公开资料显示,邹平目前上市公司数量、融资额均居山东省县级城市第一,2011年度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排名第13位。这些无不给其贴上经济强县的标签。
如今,背负着耀眼的光环,经历疯狂的民间高利贷之后,其内伤难愈,死亡悲剧、疯狂跑路等仍在不断上演。本报记者调查获悉,邹平“凭借”借贷规模、影响力等,在业界有着“民间借贷,全国县级城市看邹平”的评价。山东多名业内人士对此坦言,邹平经济外表繁荣,其背后,则是让人担忧的危机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