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00 0
2007-10-10
社评:我们要找的人就是我们自己


http://www.rednet.cn ; 2007-9-29 3:06:36 红网

  潇湘晨报评论员 晓宇
  
  1997年9月28日,“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先生,在大洋彼岸的旧金山驾鹤西去。10年后,何凤山先生魂归益阳会龙山公园,一颗游子之心终于安息。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人们习惯于称何凤山先生“中国的辛德勒”。出生于湖南益阳的何凤山,1938—1940年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其间,正值“水晶之夜”纳粹德国大规模迫害并屠杀犹太人的酷毒之时,犹太人为逃离当时已被纳粹德国吞并的奥地利,奔走于各国领事馆之间,英美各国大多袖手旁观,何凤山先生不忍坐视,甘冒风险,在中国国民政府与当时德国纳粹政府外交关系尚好的情况下,发乎个人之良心,有求必应,约向数千名犹太人发放了到上海的签证。此一义举,诚可谓菩萨低眉,活人无数。难怪后来以铁腕著称于中东的以色列总理沙龙,在他的纪念碑前说:“他,不是英雄,也不是天使,他是上帝。”
  
  何凤山先生生于祖国风雨飘摇之际,长于挪威路德教会学校的慈善之手,在家仇国恨的离乱岁月,他身处异域,却仍不忘以一己之力,及于苦难中的他人。多年以来,犹太人一直力图确定纳粹大屠杀的信史,一直在世界上寻找着本民族幸存并活得更好的理由。多年以来,每到“南京大屠杀”刺痛国人心灵的时候,我们就总在问自己,为什么没有《辛德勒名单》这样令全世界感动的史诗;我们在寻找并试图确定抗日战争信史的同时,也在寻找着我们伟大的人道主义传统,以及付出惨痛代价后力量的源泉。
  
  “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钱秀玲,“中国神医”袭法祖,“中国的辛德勒”何凤山,这些尘封几十年的往善之举,在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一一被发掘。这并非他们主动的祈求,而是他们所做的事注定着历史的不灭。
  
  曾在二战中拯救了近百名比利时人的钱秀玲,谈到当年的所作所为,只是淡淡地回忆:“我不能眼看着他们死去,道义不允许,良心也不容。”而二战末期在德国担任主治医师的裘法祖,以他的医术、机智与勇气使40多个濒临死亡的犹太集中营囚犯活了下来,这位后来的医学泰斗却与协力救助犹太人的几名医生和护士订立“君子协定”,准备将他们的事迹“永远隐瞒下去”。何凤山生前,无论荣辱得失,从未想到要以此一段经历得到回报与荣誉,在他的回忆录中,仅有10页简单地记录了这些事迹,他说:“富有同情心,愿意帮助别人是很自然的事。从人性的角度看,这也是应该做的。”尽管,他所拯救的人中有美国大名鼎鼎的亿万富翁、现任世界犹太人大会秘书长辛格的父母,还有参与新四军抗战的奥地利国际战士罗生特医生。
  
  在对“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寻找中,我们发现了在日军的屠刀之下设立“南京国际安全区”的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美国女教士明妮·沃特林,当世界发现何凤山、钱秀玲、袭法祖时,我们更加坚信,国际反法西斯战争是对于全人类的共同解放。无论战争还是和平,人道主义精神永远是人们对全人类关怀的理由,在这一理由下,我们找到了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也找到了我们自己。
  
  我们等待多年的这一个人,终于在他去世10年之后,完完全全地走入了公众的视野,走入了历史。他在维也纳发放签证,被纳粹当局施压、没收总领事馆的房子时,他不会想到这一天,他只认为他所做的,是他必须要去做的。维克多·雨果说过:我们祈求未来的是正义,而不是复仇。今天,我们能写在何凤山先生墓碑之上的只是:我们祈求未来的仍然是善良,而不是回报。
  
  何凤山,1901-1997。
[稿源: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晓宇]
[编辑:刘松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