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货币战争>所思一:
我认为私有银行或者债券货币都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当政府以末来税收作抵压得到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时,都存在一个问题:中央银行的得到的利息价值没有货币化。
举例:政府以1%利息得到100万货币时,中央银行应该印101万的货币。其中100万给政府,1万银行作为益利运作。同样,当银行借出不应存在的货币时,也应该印出相应的利息。
读<货币战争>所思二:
对金匠的模型思考:
保存服务
“金匠”<======>“人”
1%保管费
这里有个问题:这是个开环系统,就是说黄金在以1%的速度流向“金匠”。
如果你认为“金匠”用于置地(投资)让1%的黄金回归“人”的话,是你忘记“金匠”拥有1%黄金等值的土地(投资)。
做为程序员,我习惯性的泛化这个模型,于是模型变成:
保存服务
“保管者”<======>“人”
1%保管费
“保管者”提供“安全”、“随时可取”的服务,“人”寄存了任何“东西”,并付“东西”的1%作为保管费。
这里的“东西”泛指了金银、土地、消费品等等。
现在你应该明白这是个开环系统,并且所有“东西”以1%的速度流向“保管者”。
突然我想到个问题,并进一步扩大了这个模型:
原始社会,所有的东西属于集体,所以“保管者”是集体,是个闭环。
奴隶社会,所有的东西属于奴隶主,没有对应“人”(个体)概念。
封建社会(中国),“保管者”是皇帝,他提供社会“安全”,“人”以税收的形式交“1%保管费”;因为地域限制,皇帝以奢侈消费/赈灾/基础建设形式消费或国土扩张增值再消费(改善保管条件),这样也形成闭环。
以上都是稳定模型,所以中国历史如此完整。只说中国封建,是因为中国历来有“天下为公”或集体的概念。西方则强调个人,所以,我不知道这个模型有没有用。
现在中国,“保管者”是政府,因为没有地域限制,资本形式太多,“1%保管费”流入闭环也有流出系统的。
西方私有中央银行国家,“保管者”是私有的中央银行,人民的政府保证的国家的“安全”,人民的税收作为“1%”流入私有的中央银行。“保管者”最终受益者“股东”跨地域(国家)的操作资本,是区域内(国家)不能形成有效闭环而发生动荡。
或者再次修改“保管”模型为“借贷”模型:
借贷服务
“提供者”<======>“人”
1%利息
“提供者”向“人”提供物质需求,收“利息”。再用“利息”改善可提供物质(基建)、扩增可提供物质、消费(“人”提供的服务)。
封建社会(中国),“提供者”是皇帝,他提供“人”所需的物质需求,“人”以税收的形式交“1%利息”。因为地域限制,皇帝以奢侈消费/赈灾/基础建设形式改善或国土扩张增值(改善可提供服务),这样也形成闭环。
其它同上。。。
再以封建为例,如果皇帝不花“1%”聚财而人为形成开环或私有银行跨地域(国家)流动资本人为形成开环?
????????????????????????????????????????????????
===============
不知道该在哪提问,放到这还请大家多指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