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03 3
2013-06-19
正如中国国务院总理会告诉你的,一般来说,最好不要对中国经济数据太信以为真。无论是通胀、工业增加值还是能耗和国际贸易,所有数据似乎都与看到的情况不太相符,如果参照其它指标,有些数据甚至难以站得住脚。

这些数据经过了怎样的调整?由谁动手调整?问题的答案就如同真实数据本身一样,都是秘密。然而前不久中国国家统计局却一反常态地公开指出(显然是对该死的谎言十分懊恼),某地方政府参与了一起性质极其恶劣的数据造假案。这让外界有了一个难得的了解我们是如何被骗的机会。

据发布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官网上的一则日期为6月14日的公告显示,中国广东省中山市横栏镇经济发展和科技信息局(简称:经科局)严重夸大了该地大型企业工业总产值统计数据。

横栏镇共对249家企业进行了统计,国家统计局对其中的73家进行抽查发现,有38家企业规模太小,算不上大型企业,因此不应纳入统计范围,还有19家已经停产、搬迁或注销。

公告说,国家统计局核查其中71家企业后发现,其2012年的工业产值共计人民币22.2亿元,但横栏镇给出的统计数据为85.1亿元,几乎相当于真实水平的四倍。

这些数据原本应由企业通过一个网上平台来呈报。公告说,实际上数据由横栏镇经科局工作人员在办公室里自行输入。公告还说,横栏镇有关领导去年5、6月就已知悉造假一事,但却选择坐视不管。

记者周三打到横栏镇经科局的电话无人接听。

国家统计局没有说横栏为何会虚报当地工业产值。但在中国,如果有迹象表明某地经济形势不振,可能会有损于该地官员的仕途升迁。全球对中国出口的需求步伐趋缓,中国南部省份受到的冲击尤其严重。工厂有的倒闭,有的为寻求廉价劳动力迁往内地和海外,这都给当地政府收入带来负面影响。

中国国务院主办的《经济日报》周二刊登评论文章说,在一些地方政府追逐政绩的冲动下,统计部门极容易陷于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文章说,确保统计数据准确的最大障碍之一是负责编报数据的部门并不独立于地方政府。文章还认为,对数据造假的惩治力度不够大,起不到威慑作用。

中国国家统计局说,该部门是根据一位检举者的线索调查此案的。没人知道数据造假问题在中国内地其它地方有多普遍。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问题可能已经存在了多年,并且几乎没有真正影响到经济决策。自从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以来,这是该国经济增速首次放缓,而人为夸大经济数据可能会令全国各地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在评估经济减速对其影响方面难上加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6-29 19:37:11
说的也是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9 19:43:37
中国人性已经经过5000多年的沉淀,是很难用信不信去解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9 19:47:02
很正常啊。这个说明不想为隐帝背书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