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36 1
2013-06-21

原标题:一本沉重的人情账

“一年搭礼上万块,买个拖拉机也要摆酒席。”——牛爱华从柜子里拿出了一个笔记本,破旧的本子上记满了人情账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丽娜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茂道吐苏木乌兰敖道村村民牛爱华(化名),记录了2007年至今的搭礼账单。

“一年比一年厉害,送礼简直要命。”牛爱华从柜子里拿出了一个笔记本给《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破旧的本子上记满了人情账。

2007年老五本命年20元,2009年秀兰盖房子50元,2011年巴金新居庆典200元,2013年满特住院500元……

礼金逐年攀升,现在没有低于百元的礼金。牛爱华感慨:“这也没几年的时间,50元都拿不出手了。”

一边是礼金上涨,一边是送礼项目花样繁多,几乎家家都要办点“事业”。买个拖拉机要张罗酒席,61岁要办大寿,牛羊产仔也要下个礼单,今年她还接到一个父母过金婚的喜帖:“哎,看来我们村也时髦起来了。”

送礼范围眼看着扩大,人情圈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平常联系较少、可能仅仅是一面之缘的外乡人。牛爱华说:“以前都是直系亲属才搭礼,现在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也会招呼你喝喜酒。”

人员构成也越来越复杂。“有点头衔的领导、某领导的同学办事业咱都得送礼,因为要考虑能不能互相帮忙,要不要求人办事。”牛爱华无奈地说。

她记得,过去一年也就收到几张请帖,可现在平均每月都能收到数张。每逢办事旺季或“良辰吉日”,请帖更是应接不暇,有时一天家人需分头赴宴送礼。201212月份牛爱华一共有16份送礼单,一个月的开支就达到1900元。

“人情”于是成了大负担。2012年通辽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501元,而当年牛爱华一家的礼尚往来开支10020元。按她的话说,这仅仅是村里小户人家的水准。

牛爱华家有四口人,主要收入靠种地和打工。2012年毛收入4万多元,除去两个孩子上学的开支,最大的开销就是送礼,一年到头很难攒下钱。今年开春,买种子、化肥的钱还得东拼西凑。

她说,这笔人情债富人也发愁,咱穷人就真是怕了。每年辛辛苦苦赚来的汗水钱都白瞎在这上面,党中央给咱农民减负担,各种“人情”却在增负担。为了这些人情债务,甚至得费脑筋想办法办宴事,实在没事由,也只好修理下房子让大家来“凑份子”。

“你办我也得办,大家都是为了把送出去的钱收回来,但农村办事宴不像城里人还可以赚钱,其实都红火饭店了。”

牛爱华算了一笔吃喝账:办一次事宴,东家事前要请帮忙的人吃饭、事中要大摆宴席,事后还要再请帮忙人吃饭,几乎要在吃喝上折腾三四天。如今什么都涨价,办事宴成本不断增高,就算每个人送礼100元,东家收回的礼金一般也只能抵消事宴的各项花费。

既然摆宴席赚不了钱,为何农民还要顶住压力“瞎折腾”?牛爱华的心理可能具有普遍性:再困难也得要面子,乡里乡亲得有个“名声”,不能让人瞧不起。

“有时候自己真是打肿脸充胖子,送不起借钱也要送,哪怕舍不得看病,也得舍得送礼。”牛爱华说。

正常的农村礼俗,对于和睦邻里关系、互相帮忙、表达感情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一些地方的风气已经变了味儿,婚丧嫁娶、人情往来都流行大操大办,让还没富裕起来的村民不堪其扰,不堪其重。

个别村民甚至将摆酒席收礼钱当成一种显摆的手段,相互攀比,愈演愈烈。有的亲朋好友之间还会因为送礼的事情闹意见,伤和气,甚至大打出手。

记者走访一些农村发现,“人情消费”已经成为很多村民除了生产投入、子女教育、求医买药之外的最大负担。

看来,是时候想想办法,遏制农村变味的人情消费,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倡导勤俭文明的乡村新风了。

不妨鼓励出台村民新风规定。有条件的村庄可以成立红白理事会,对人情消费进行引导、规范、管理,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上礼时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强化农民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识,自觉抵制不合理的人情消费。

乡村的党员干部应该起好带头示范作用。有村民告诉记者,操办动静最大的往往是乡村干部,这给村民带来了极其不好的影响。既然中央大力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党员干部的各种红白事何不一律从简?纪检部门可以加大检查力度,对大操大办的党员干部给予注意、批评。

农村基层组织也要充分发挥作用。制止人情消费泛滥,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应该积极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坚决抵制恶俗陋习,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大操大办可耻,新事新办光荣”的舆论氛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6-21 10:18:49
本文来自正北方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