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671 26
2013-06-21

据新华网报道,6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的支持经济转型升级。

这是一个多月以来,李克强总理第三次提及存量资金问题。此前在5月13日的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他曾指出,“在存量货币较大的情况下,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较高。要实现今年发展的预期目标,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还必须依靠市场机制。”在6月8日主持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时,李克强二度要求“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其背景是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经济面临诸如外贸增速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PPI连续负增长等不利局面,与此同时,银行间短期资金利率不断走高,A股市场持续低迷,有人寄希望于管理层进一步放松银根。

该报道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非常复杂的局面和诸多困难与挑战:一方面,经济结构失衡,产能过剩问题严重,新兴行业、“三农”、小微企业多年的融资难问题已成痼疾;另一方面,前5月人民币新增信贷4.21万亿元,同比多增2792亿元;截至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为99.31万亿元,货币存量逼近百万亿元大关。大量的资金投放并没有换来经济的健康发展,资金周转效率低下,所谓的“资金空转”问题凸显。

作者的想法是“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国务院的用意正是于力图以金融之手,通过市场的调节让资金流向最该去的地方,恢复经济结构平衡,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目标。

报道期待的措施为“金融监管部门落实差别化的信贷政策,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放松利率管制实质性展开利率市场化改革,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都有望得到实现。

然而,这只是一厢情愿。

首先,要肯定着眼于存量货币要比单纯增加信贷总量更为抓住了经济的本质。

但是,上述措施停留于微观层面而未及根本,所谓的以倒逼结构升级摆脱危机是缘木求鱼,因为危机的实质是货币约束,并非技术等实体范畴约束,试问,美日欧的技术水平比中国高出不少,然而困境依旧;反之,即使升级成功,竞争力剧增,只会引发更为严重的贸易冲突。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宏观系统性的利润源制度设计。

如果没有利润,即使投入1兆亿,也是亏损。

而一旦产生了利润源,那么沉溺于房地产的天量货币必将喷薄而出,争相逐鹿。

那么利润源在哪里?

政府投资?

那将产生更大的国债赤字。

刺激消费?

消费不足无法刺激,借贷消费的后果是美式次贷危机。

唯有变革观念才有出路,即央行购买重大专利、伟大艺术品、国家级生态林、勘探成果,免费为社会公用;支付高速通行费,社会车辆全部免费通行,激发民营资本参与建设高速公路;支付农业林业碳吸收补偿金,与税务部门征收的工业用地碳排放税相配合,以经济手段抹平工业用地尤其是房地产用地与农业用地收益的巨大差异,取代当前以行政手段保护18亿亩耕地的政策。

上述政策概括起来即为储备需求,它比美日量化宽松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更有力度,且消除了债务危机的根源,真正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7-5 09:41:53
7月国库现金定存招投标千亿元

2013年07月05日07:54    来源:北京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本报讯(实习记者 陈博)昨日,财政部连续发布两条公告称,将分别于7月11日和7月18日进行2013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定存的第四期和第五期招投标,两期金额均为500亿元。

  财政部办公厅公告称,第四期存款期限6个月,计划存款量500亿元,存款起息日为今年7月11日,到期日为明年1月9日。第五期存款期限3个月,计划存款量500亿元,存款起息日为今年7月18日,到期日为今年10月17日。

  中央国库现金定期存款,指的是将国库现金存放在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以国债为质押获得存款并向财政部支付利息的交易行为,这在确保国库现金支付需要的前提下,实现国库闲置现金最小化和投资收益最大化。同时要求商业银行以国债为质押,又能保证国库资金的安全。

  7月5日,资金市场面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例行缴款,加上7月份又是财政税收清缴的月份。业内人士分析,此时实施国库现金定期存款招投标,很有可能是为了释放流动性,以便保持市场利率稳定,服务实体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5 10:00:42
中国目前的货币存量比较大,这与中国理财市场单已存在一定的关系,同时加上前面释放的流动性过多,整个经济的杠杆率过高是现在的大体情况,但是由于中国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加上特有的制度设计,导致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发生很大的变化。

大多数资本都在追求有ZF背景的产业或者企业,而不是以效率为考量,导致中国结构性问题严重,也就是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资本过剩,产能不足的则资本不足

要改变这个格局,单纯的改变资本存量难度较大,根本的应该是改变原来的市场格局,或者说是融资体系的格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5 10:26:24
clm0600 发表于 2013-7-5 10:10
哈哈,费劲巴力地制造利润源,无非就是把资本家剥削到的、卖不出去的剩余产品还给民众罢了。
本质上来说就 ...
你只理解了储备需求的第一层次,央行购买还没真正领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5 10:39:29
clm0600 发表于 2013-7-5 10:33
是你没有想到:央行购买什么,什么就会涨价,哈哈,最后的结局只有通货膨胀。
那是央行购买的时机选择问题,央行区别于投机资本,它不是追涨杀跌,而是治理通缩。
对于陷于通缩困境的经济而言,涨价是拯救,那正是央行购买的目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5 10:39:50
clm0600 发表于 2013-7-5 10:33
是你没有想到:央行购买什么,什么就会涨价,哈哈,最后的结局只有通货膨胀。
那是央行购买的时机选择问题,央行区别于投机资本,它不是追涨杀跌,而是治理通缩。
对于陷于通缩困境的经济而言,涨价是拯救,那正是央行购买的目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