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格温•吉尔福德提出很重要的一个观点:中国金融体系的困境不是流动性危机,而是债务危机。她解释道:
这意味着2009年到2011年间中国ZF巨额的刺激计划换来的是几乎没有回报。不断涌入的信贷使得企业通过新的贷款来掩饰它们大量的不良债务,但无论如何,现今的债务已经大到系统要求巨额的流动性。
这篇文章不止是针对中国,同样的问题在美国,欧洲,日本和其他国家普遍存在。问题在于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是由于央行放任的货币创造引起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问题并非在2008年之后,十几年前就有了。
通过这样,他们将资金投入到那些只能依靠不稳定的低利率和银行系统创造的过多流动性才能获得微薄利润的活动中。这就是真实的中国,大量的流动性在2008年全球危机后被央行创造出来,用于资本市场的炒作和庞大对的房地产投资上。这不正是格林斯潘时期美国发生的事情的重演吗?如下图所示,格林斯潘创造了互联网的繁荣和萧条,然后离开,进入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引起更大的繁荣,最后08年全部倒塌。而伯南克也在做同样的事情,第三次的股票市场繁荣,又一次的商品繁荣,现在,看起来离倒塌的危险也不远了。

原始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库和耶鲁大学Robert Shiller教授
同样的事情也在欧洲,欧洲央行准备救助陷入债务危机的“欧猪五国”(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西班牙)。80年代的日本也同样是房地产贷款危机。
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欧洲和中国,庞大的损失都是可见的,但是他们都会选择通过发行更大的债务来掩饰。
如何解释所谓的掩饰?
金融机构都有其两面性。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借钱,另一方面它再把钱贷出去。最大问题是当金融机构将钱借给那些无法偿还的项目时,无论什么原因,越来越多的借款人无法偿还债务,银行变得缺乏流动性,因为银行要履行自己的义务,而银行没有生产性,所以会缺少资金,最后破产。这时,央行创造出流动性(现金流)避免银行破产。银行支付利息是使用央行提供的现金,而非通过贷款创造的,这是不够的,因此这些贷款变成坏账。
这似乎是一个美妙的解决方案,它看来是无痛的。如果银行能从央行获得资金,谁会关心银行是否会破产呢?问题是,要继续保持下去,把钱借给那些无法偿还的不良贷款人,因为这些人是会让你破产的。就像希腊一样,如果它违约,德国和法国的大多数银行都会破产。因此,银行会假装希腊能够偿还,以此不停提供贷款,这样也可以抵消银行的不良贷款,如果不这样做,银行自己就会破产。就是向一个无底洞不停的扔钱一样,假装希腊有能力还款,给希腊资金去偿还债务,利息,补充资金和弥补赤字。(就是说,希腊的花费远超于你的提供,你不得不负担差额,还要假装这是有效的解决办法)。当然,这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为了保护银行利益,央行不得不这么做。自从银行无底洞产生后,债务火箭式增加,像滚雪球一样,每天不断变坏。
如果你想知道,这些是如何运作的,看下一张表图。注意2008年希腊危机,很明显当时希腊无法偿还债务。那时,债务和GDP基本相等。但之后,随着冠冕堂皇的救助计划出台后,希腊债务猛增到GDP的180%。实际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债务猛增是在救援计划实施后。你会认为180%的债务会比100%的债务更容易偿还?这些救助者真的是在救助希腊吗?

原始数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
事实上,他们是在帮助自己的银行,即使是多活一天也是好的。然而,这时,情况却变得更糟糕,能够给予希腊帮助的贷款越来越少。通过保持银行流动性,央行正提供更多的贷款给银行,这种游戏的结果就是ZF最后为所有的损失买单。
美联储一直在这么做,它每月要购买850亿美元的证券,而大部分都是银行所有的,其中更多的是呆账(你无法想象购买如此大量证券时,检查质量如此之差)。银行获得的现金并没有用于借贷给私人部门。像下图所示的,他们又把钱存到美联储,这看起来像个无目的练习:美联储创造出货币给银行,银行反过来存到美联储。美联储坚持认为这是有用意的:就是鼓励私营部门信贷。但私人信贷低于2008年仅有8200亿美元,即便美联储创造了17000亿美元的资金。那么目的到底是什么?银行通过交换坏账获得现金流,再将现金给美联储。那不是流动性创造,而是财富转移。

原始数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库
因此,我们可以将这种货币创造的结果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它使得僵尸银行避免破产的危机。在这一过程中,债务问题就像滚雪球一样放大。
第二,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更像是解决银行的困局,而不是帮助私人部分保持良好信贷,尽管现状是很多银行面临破产,这会引发更大危机。
第三,流向私人部门的信贷已经产生一系列的泡沫,其中一些已经爆发。而另一些面临危机。泡沫时致命的因为当正常回报达到时,他们必将失败,这绝对是一种浪费。
中国的鬼城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央行在08年金融危机后投入了巨额的资金来建设。央行正是受到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的影响,后者认为货币创造能治愈一切。克鲁格曼极端的认为,一个潜在对外星人侵入的防御会在18个月内结束萧条,因为消费会刺激经济发展。我们无法想象火星人入侵时,克鲁格曼的建议结果如何,我们可以去看那些花费由央行创造的二三十亿美元后,这些鬼城的情况就明白。他们宏大和美丽,但据60Minutes报道,没有人在里面。他们变成昂贵的古迹,无休止的货币创造带来的巨额浪费。
为了纪念这些来自克鲁格曼灵感建造出的“遗迹“,中国ZF应该将这些命名为”克鲁格曼城市“,这样后代们也不会忘记克鲁格曼式的印钞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