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157 3
2007-10-17
福建省人事厅、教育厅最近发出通知,决定对省属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检查评估,重点检查就业率的真实性,对于将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户口、档案关系挂靠到人才中介机构,实行人事代理并以“已就业”形式上报的学校,一经查实立即实行“一票否决”,其评估结果定为不合格。<p>    福建省严查高校就业率真实性的做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全国范围看,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几年来,各地高校都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工作抓得很紧,其重视的程度,比各地高中对升学率的追求有过之而无不及。高校如此,教育主管部门也是如此。2003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对毕业生就业率明显偏低的高校及专业,控制或减少招生指标。前些时候,教育部更是明确表示,对连续两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控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直至停止招生。</p><p>    高校对毕业生就业率格外重视,有的甚至不惜在就业率数字上弄虚作假(最常见的手法是,学校让未能就业的毕业生找一家“挂靠单位”,签一份虚假的就业协议,以此作为统计就业率的依据),无论从逻辑还是现实的角度看,应当与教育主管部门将就业率作为考核高校工作的一项硬指标,并具体用于调控高校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有一定关系。那么,如果教育部门取消这项硬指标,结果又会如何呢?</p><p>    可以预料,由于仍然要面对招生的压力,要承受社会的评判,各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将不会有所降低,但由于卸下了教育主管部门施加的压力,一些高校在就业率数字上弄虚作假的“积极性”将有所降低。而事实上,依照《高等教育法》,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和招生上拥有办学自主权,所以,一所大学该不该设置某个学科和专业,该招收多少学生,应当由高校自己根据社会的需求和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做出决定,而不必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某些人为的指标来裁定。</p><p>    应当看到,目前以高校上报、教育部门和人事部门汇总的方式统计生成的高校就业率,由于在统计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的空间,其公信力已经受到不小的影响,不但社会对此颇有微词,连教育部门和人事部门也对一些高校表示不信任,要对他们上报的数字打假。为此,现在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更科学、更权威的高校就业率统计体系,由与高校和教育部门没有利益关系的审计部门、统计部门,以及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有关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参与高校就业率的统计工作,以保证得出更加真实可靠、全面详尽的数据,作为公共信息向全社会公开披露,供广大高中毕业生及其家长、用人单位和有关方面比较、权衡。只有保证了高校就业率的真实性,社会据此对高校进行的评判、监督、“考核”才有真实的意义。</p><p>    此外,这几年教育部门查处了一些高校在毕业生就业率上的造假行为,却未听说有哪个学校或院系的负责人受到了严厉惩处。此次福建省人事厅、教育厅表示,对通过人才中介机构“人事代理”虚报就业率的学校,“一经查实立即实行‘一票否决’,其评估结果定为不合格”,如果处理手段仅限于此,其惩处效果实在是值得怀疑的。</p><p style="MARGIN: 0px;">    必须强调,高校在就业率问题上造假,与报刊夸大发行量、上市公司发布虚假信息等一样,是性质十分严重、影响十分恶劣的欺诈行为———香港一家报纸曾于1994年至1996年间伪造账目和文件,共虚报发行量过千万份,结果该报总经理被判入狱6个月,发行总监和财务经理各被判入狱4个月。对于教育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而言,现在该是认真思考“高校就业率的真实性从何而来”,并拿出切实办法保证就业率真实性的时候了。</p><p style="MARGIN: 0px;"> </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0-17 16:07:00

第一,我不知道所谓的高校就业率能反映什么?每年高校毕业业总数是一定的,各个专业的毕业生也是一定的,而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一定的,这就决定了,无论学校怎么作假,也改变不了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我都不忍心用人才市场这个词了)供大于求的现状,所以,学校这么做也只能让外行人以为本学校的学生比较好就业,对高考学生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第二,这种就业率的造假,只不过是整个中国整体造假在学校的一个反映。大学的官僚化必然会导致一些在中国政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大学中反映出来,只是大学官僚化的一个方面。

第三,如果不治理大学官僚化,而指望着用一两个文件来解决大学的弄虚作假,估计效果不大,这种文件的出台,只不过能证明国家想治理,只能体现一种姿态而已,而具体的效果,估计不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20 10:02:00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既然国家已经认识到了,就回采取相应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现在在好多领域存在一些统计指标的不同和对指标的控制程度的不同,另外,一些人,一些机构带着有色眼睛出来说话,这个是可以理解,我们应该深刻理解我们的国情,以及民情。国家之大,岂能事事如大家如愿呢?何况每个都有自己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21 17:04:00

如何提高制造业和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国家必须重视的工作.

毕竟工厂就在门外,不搞好它,脱节地幻想现代化建设是不科学的.

分配和效率原则有待于考证,先重视效率,再次分配中重视公平,希望这两者之间的年限不会相隔太长,否则问题会越来越严重,积重难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