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3962 13
2007-10-17
特区大讲坛 9月23日
  主讲人:花荣
  (现场速记稿)
  
  海南捷杰速录提供全程速记,本文为现场速记稿,仅提供给大家学习交流,希望能有助于特区大讲坛传播知识,扩大影响。
  
   主持人:下面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海南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电视理论节目《大特区讲坛》将于月10月1日晚上22:38分在海口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正式开播。敬请关注!讲座马上开始,请大家遵守现场纪律,将手机关闭或者调成震动状态,谢谢合作。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今天的主讲专家花荣先生和主讲嘉宾王一林行长上台。
   听众:(鼓掌)
   王一林:我们非常荣幸请到花荣先生来到我们特区大讲坛。在讲坛开始前我想问花荣先生为什么取这个名字?是什么时候起的?我是很好奇的。
   花荣:这个问题非常的简单,因为我进入中国证券市场的时间比较早,是第一批为机构操盘的人员。在早期中国的证券市场还没有像现在大家熟悉的分析师、研究员、高级研究员的称呼。当时在媒体发表文章都是银行、证券公司、信托、租赁这样非银行金融机构做股票的专业人员,我刚才谈到当时没有分析师、研究员的称呼,所有的报纸上发表文章都是叫作家,叫做金融作家、股票作家。作家都是有笔名的,像鲁迅、茅盾。我的原名是余振华。由于所有的报纸都要求一个笔名,我就跟我当时的领导商量怎么起这个笔名,我当时在工商银行的华融信托公司工作,为了宣传华融信托这样的机构,显示华融信托底下有大量的金融人才,所以想起这个名字花荣。这个名字也取决于《水浒传》,它里面有一个梁山好汉叫花荣,射箭射得特别准。我在媒体开办的专栏主要是荐股专栏,当时荐股专栏全国有44家机构,包括证券公司等等,而我的荐股专栏排名第一,就说明荐股也是射得比较准的,再加上取华融的谐音,所以就取名花荣这个笔名了。当时中国证券市场比较早的杂志一个是北京的《证券市场周刊》、一个是上海的《一周投资》,而深圳过了一年之后有了一个叫《股市动脉分析》。我在上海《一周投资》和北京的《证券市场周刊》设立了专栏,大概是在94、95年开始用了花荣这个名字一直到现在。现在北京有很多的朋友都知道我的笔名,真名都不知道,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些同学就一直说花荣怎么样,却不知道花荣就是他的同班同学。
   在咱们中国证券市场有一定名气或者小有名气的人应该是比较多的,但是有一部分人经历比较复杂,或者说比较神秘,到底什么事很难讨论清楚。我的经历比较简单,在2001年之后我开始为大的国企做投资顾问,有比较自由的身份。但是在这之前一直都为华融信托,为中国银河证券、为海通证券、为民生证券等一些大家比较熟悉著名的国营的或者是金融企业工作,应该说经历比较简单。稍微得意一点的是,在93年之前只准个人投资股票,不让法人机构买卖股票,在93年之后,对法人机构开放投资股票,在早期的时候,大家公认的或者有机构背景的操盘人员有30多个,到目前为止就剩我一个人还战斗在第一线,其他的战友有的阵亡了、有的不干了、有的转行了、有的没有信心了,甚至有一些人有比较坎坷的经历,所以在这点上应该比较欣慰。
王一林:我们花荣先生是凭着自己高超的操盘技巧和智慧,在17年的风云变幻、吉凶莫测的股海沉浮中,能够叱咤风云、傲立桥头。业内也给花荣先生很多的美称,比如叫“股市不死鸟”、“常胜福将”、“短线之王”、“私募基金代言人”等等等等。花荣先生是我们中国第一代的职业操盘手,资深的证券专家,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理论知识,他把这些经验和理论知识都无私地奉献给了广大的股民。花荣先生作为业内最好的股市投资顾问,深受广大百姓的爱戴,他先后出版了《操盘手》、《超限战》、《人生七十二变》等十几部书籍,深受广大股民的欢迎。《操盘手》这本书在今年下半年作为畅销书籍排名榜第一名。可见花荣先生真的是一个股市专家,这么多年受到广大股民的追逐,《操盘手》这本书已经改编成剧本,不久我们可以在荧屏上看到。据花荣先生介绍他在这书里有很多的篇幅写到海南的事件,写到海南的人,可见花荣先生跟海南有很多深刻的渊源,我昨天晚上跟花荣先生有一个简短的谈话,有这样一个深刻感觉:在花荣先生17年股海生涯中,曾经有散户、大户、机构、攻击性大机构的多种传奇性经历。“攻击性的机构”我是外行,我是在网上查的。
   听众:(笑)
   王一林:目前花荣先生作为北京著名的职业套利专家,为多家券商、企业投资顾问,并且是《证券市场周刊》、《证券投资周刊》专栏作者。花荣开创的中国股市“盲点套利”、“最优投资”、“底牌投机”等实战理论,被职业机构奉为中国股市的孙子兵法,这个很厉害,已经是工具书的概念了。自1995年开始,华先生建立了“花狐狸股市俱乐部”,该俱乐部为机构投资者设计阶段动态盈利模式,为中小客户提供公开实战套利表演,这些风格独特的服务为投资者提高实战能力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我作为嘉宾主持对花荣先生的介绍就到这里,因为太长了,耽误大家听花荣能够赚钱的实战经验,那么现在大家对花荣先生的到来再次表示欢迎!
   听众:(鼓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0-17 09:23:00
花荣:很高兴能来大海口与大家一起讨论中国证券市场投资技术以及它未来发展的问题。刚才王行长也谈到了,确实我与海南有比较深的渊源和关系,因为在中国的证券业,也可以说在中国的金融界或者说是金融机构,海南改革在这几个行业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曾经有这样一个说法说“天下武功出少林”,但是在中国证券市场有非常多的最著名的操盘精英或多或少与海南的金融机构有非常深的关系,甚至有人这样认为,在中国证券市场“天下武功出海南”。
   听众:(鼓掌)
   花荣:包括在中国证券市场当中,技术指令、资源最丰富,技术指令最强大、最稳健的人多多少少为海南服务过或者他的经历受海南的企业家的影响非常深。我说的这些确实是事实,在中国的证券市场当中真正做得好的人员可能大家并不是十分的熟悉,大家主要了解是一些经济学家、一些高级研究员、一些经理,他们的能力和水平或者是理论还代表不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最高水平。我今天来到海口,想与大家交流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通过两、三年中国证券市场大牛市的运行,应该说中国的证券市场对中国老百姓的家庭的意义与前面的十几年已经是不一样的,中国的股市或者说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企业、老百姓最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甚至很多人都发现在一生当中除了努力的工作,拿到自己辛辛苦苦正常的薪水这个收入之外,股市也是很多家庭改变命运或者说获得非常好的资本收益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这两年当中有大量的企业、企业家、老百姓都进入到中国的资本市场,应该来讲在一个阶段当中也获得很好的收益。但是以整体化来看,金融市场对人的智力水平和技术能力的门槛和壁垒是比较高的,大家在进入证券市场获得眼前的利益之后,也能及时了解中国证券市场能持续盈利的模式,或者说一些最先进的投资技术和方法,也不一定通过短短两个小时使大家变为投资高手,但是最起码让大家了解在中国证券市场上过去两三年中真正赚到大钱是哪些人?他们用的手段是哪些手段?下面我将讲股市的操作技术和投资技术是绝大多数人甚至是券商老板、甚至是做了十几年的分析师、操盘手都不熟悉的。
   另外一个方面可能也是大家非常关心,我跟大家一样,我甚至比大家更加的敏感,因为我个人没有其他的收入,全都靠证券的投资收益来养家糊口或者是来发展自己的事业,所以我对证券市场未来的发展可能的趋势或者是广泛的活动特点有自己的看法和展望,也会给大家介绍一下北京的机构这一季度至明年会怎么做,对哪些风险有所警惕,对某些机会想在什么时机怎么样去把握。核心就是这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尖端技术,一个就是展望。
现在开始第一个部分,在操作技术方面来看,在大众的投资者眼里,操作方法基本上两块:第一块是以理论派的投资者,以经济学家为代表的人群里最重的分析技术是基本面的分析技术,延伸来看的话,我们也叫做“价值投资”;另外一个方法是广大的中小投资者或者是中小型咨询公司更偏好一些技术分析。这两个方面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的考验、很长时间的综合分析,应该有它的科学性,但是由于它的分析思路过于简单,使用的方法也过于多,并且它的论据不是非常的严谨,那么在实战当中也不能用得好,整体看下来,比如说中国证券市场二十年的交易史来看,这些方法都不足以使这些机构持续壮大发展,甚至有很多人在使用这些方法中间是有坎坷、有失败的经历。我刚才谈到我在中国证券市场是属于进入时间比较长,也是现在还能活的人,也是所谓专家。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就发现,在中国的股市当中,真正运用比较尖端的技术,是已经非常熟悉的基本面分析,熟悉的技术面分析,并且在这两个基础上发展了新的,是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和机构并没有掌握的方法,这个方法有三个理论:第一、盲点套利;第二、主题投资;第三、底牌投机。基本上在过去的两三年当中,运用这个理论在中国证券市场近两年的大牛市过程当中,绝大多数机构的盈利都以纯利润计算的话,收益率基本都在十倍以上,从指数运行来看,从1000点到5400点,这个增长率应该是正常的400%多的盈利水平。是什么样的技术手段,是什么样的盲点套利、主题投资、底牌投机,使得掌握比较它的人获得超出大众的利润?主要还是技术方法,使得投资更加稳健,盈利的模式更加的实际性。所以今天第一个内容就是想通过短短一段时间举证券市场一些简单的例子,把大家引入到股市投资或者说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当中一个新的领域或者是新的思维状态,从而摆脱过去那些基本面和技术分析的大的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7 09:23:00
一、我们先来看看“盲点套利”技术理论的方法。
   我们对盲点套利有个非常简单的定义总结,盲点套利其实就是大家不太注意,或者是大家比较忽视但是又是关键点的地方进行套利或者进行投资,而获得可预期的收益。它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利润是稳健的、可预期的、低风险的或者说是没有风险的;第二个特点它的整个论据是比较客观的,是与大幅度波动没有直接关系的而与法律制度或者说与资本市场潜在的运行规律而挂钩的;第三个特点熊市大盈利、牛市大暴利。这是盲点套利基本的原则和一些要点,我在介绍这个的时候,大家可能觉得有点夸张,我举一些具体的实战例子,大家可能更容易相信。
   比如说在过去的一两年当中,北京的机构非常成功运作了一个股票叫做“丝绸股份”00301,大家现在真的把这股票当作是一个黑马去买,我说的只是一个思维(笑)。当时为什么我们选择丝绸股份进行投资,非常重要的一点,丝绸股份这个股票在股改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承诺,它承诺它的价格在未来一年当中如果低于三块五毛钱,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将以三块五的价格全额收购或者换成先进,如果在未来的一年当中,它的价格高于三块五,那么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将给所有原有股东追加送股,这个股改条件我们认为符合盲点套利的思维。当这个股票已有的价格跌到三块二的价格的时候,距离三块五有10%的差价,也就是说你在三块二毛钱买这个股票,你的投资最大的风险,就是说你买这个股票第二天起大盘连续下跌,你持有这个股票最大的风险是一年的收益率你赚了10%。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无风险收益。这个就使得很多的投资者或者说中小投资者获得非常好的心态,因为你可以重仓去买。当时我们跟北京一些国企和山西一些煤矿老板在谈论这个方案运行可行性的时候,也有一些山西的煤矿主他们对这个证券市场并不是很了解,就问这个到底有没有风险,当时我谈到股改的承诺条件是有法律依据的,在一年后是要强制实行的,我们认为是没有风险的。我当时还跟企业的老板开玩笑说,这个项目的风险会出现两个情况:一个就是咱们还没买就涨停了,错过了机会。第二个是咱们买进了之后大盘连续不好,出现了意外的情况,下跌,我们只赚了10%。刚才我们谈到由于股改的因素,有保底承诺价、有10%的保底利润,作为企业来讲有10%的保底利润是非常关键的。
比如说今年的中国人民银行升息已经有几次,放在银行的利息只有百分之六点多样子,不到百分之七。这10%的利润作为企业也好,作为企业家也好,如果有融资能力的话,中间就有三个点的无风险的收益进行再投资。在经济发展中,人的收益有两种,一种是短线的成长性的收益,一个是规模性的收益。你有合法融资的能力,三到五年投资得越大,收益越大,这样就符合无风险和低风险的要求。另外丝绸股份由于有三块五的保底价,在三块二的时候有一定的无风险收益,就非常容易吸引机构投资者大量买进,数量非常多,甚至北京有一些机构希望能把无风险的品种能尽量大的、合法的买进,因为证券法是有要求。所以我们考虑盲点套利思路的时候,并不是走边缘思维的人想象那样要去投机,我们是既追求稳健,又追求合法性。在尽量合法大量买进的时候,机构买进的数量就非常多,这样又吸引了对这个期望值比较高的人。在大势转好的时候,像这类由于机构持有量特别大,他在外面的流通量就非常小,这个时候一旦大家发现它的投资价值,那涨升的速度是非常快,这个股票基本上成为中国市场上最大的股票,目前还有20多块钱。为什么说强势的时候有暴利,因为在后来超过三块五的时候,上市公司又追加送股。也就是说,既有保底价格,你赚钱了还有十送八的追加送股,而且还有转债转成股票。
   对于衍生品种转成股票,转债也是有非常强的技术含量的。由于丝绸股份在去年底转债经过他的发行已经接近于他的实践要求大概是五年时间。转债有要求一个是三年一个是五年,到了第五年的时候,由于上市公司在五年前已经投入了项目的运作,所以这个再卖掉就不划算,那样就转成股票,如果转债持有人没有获得一定的利益又不愿意转成股票,那么中间有利益的许可关系,往往一些上市公司的转债在临近转成股票的最后期限,这个上市公司的股票往往就容易出现非常好的升幅,包括丝绸股份也是这样。因为在所有上市公司发行转债的时候,有这样一个说明或者说是法律条文的规定,只有这个上市公司在转债到期的时候,他转债的价格相当于30%以上的时候,上市公司有权回购他的转债,或者说是强制转股。面临转股的还债期,上市公司希望你转成股票,这样就使得股票以合法的手段上涨了30%。当时丝绸股份涨到三块九,大量的转债转成了股票,再加上大量的送股,结果成为了一匹黑马。这是非常成功的运作项目。我讲完这个案例之后,很多的投资者会有这样的疑惑,是不是只有在股改的过程当中才有这样的案例,而且平常的股票交易的时候,这样的案例比较少,其实不是的,同样也是有这样的案例值得大家借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7 09:24:00
下面再给大家举一个具体的思维,也是我们亲自参与的投资案例。大家可能都熟悉一个股票叫做“中化国际”,这个是世界五百强的公司,因为当时中化国际上市的时候,是中国第一个世界五百强公司。所以号就是60500。这个公司曾经发行一个投资项目叫做“分离债”,我不知道大家熟悉不熟悉?可能大家不熟悉。刚才谈到“盲点套利”是一个大家都忽视的地方发现利润,而“分离债”是近两年的最新产生事物。发行“分离债”的公司有马钢、唐钢、中化国际,已经有六、七家公司发行这个债券。“分离债”也是一个无风险收益,因为“分离债”也是上市公司一个新的融资手段,它就是把转债和权证衍生品种结合在一起,公司通过发行分离债的时候也配售权证,比如说像马钢,你认购一份分离债就送25份权证。我估计海南炒权证的人也不会少,因为海口是思维比较活跃的地方,相信做权证也不会说。如果在二级市场做一些已经脱离基本项目的权证,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血本无归,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但是也确实有熟悉交易规则、熟悉金融知识的人在权证方面发了大财,像马钢权证,像中化国际的权证等等,是你在某一个交易日持有这个股票,你提前两三天买进这个股票,有一个交易日是分离日,那么你有权证的分离债,上市公司将免费成本是零的大量送给你权证。但是有一块无风险的收益,就是大量的权证,这个权证一开盘上市的时候,由于市场的投机是非常强的,你可以把权证三块钱、四块钱卖出去,目前中化国际的权证是十几块钱。我们为什么发现暴利?因为我们在研究权证的时候发现发行权证的上市公司,它的股票必须在《公司法》和《证券法》当中有一个要求,它的市值达到30个亿才有权利发,如果你的市值只有20个亿,那么中国证监会将不会批准你的融资要求。中化国际在当时董事会已经通过、股东大会已经通过,转成分离债的时候,当时的价格只是五块多钱,而在研究它的市值的时候,我们发现中化国际当时的价格是五块多钱,而它的流通盘子只有五个亿,那么计算下来只有25个亿,但是我们在关注这个股票的时候,发改委已经通过了它发行债券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一个月之后中国证监会也会审核。这样我们就认为在一个月之内它的市值得必须由二十个亿涨到三十个亿以上,所以我们认为这是无风险的收益。我们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北京有大量的机构大量的买进这个股票。买进这个股票之后果然在一个月之内,中国证监会通过了它的要求,当时他分离债就在六块五毛钱左右,基本涨幅在20%。所以说保底和无风险是这样的制度,由法规制度、由上市公司的利益和大股东融资的手段来保证中间的无风险。另外强调它的暴利,就是后期市场比较好,涨得非常多。它为什么涨得非常多?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当时的市场你持有中化国际这个股票,大盘跌了,上市公司由于融资的目的或者是由于融资所必须手段可以保证你无风险。但是怎样获得暴利?这个非常容易理解,比如说像大家通过基本面分析股票,中化国际这个股票在涨的过程当中并不是在一个股票在赚钱,而是两个交易品种在赚钱,为什么?因为你在持有中化国际这个股票的时候,还有上市公司大量送给你的中化国际的权证,它是零、是没有任何风险的。而且一般权证与政府的交易价格的涨跌程度是政府机关涨一毛钱权证也涨一毛钱,政府涨一块钱权证也涨一块钱。而对于十块钱股票政府涨10%,那么也就涨一块钱,对于政府来讲就是10%的收益率,你持有权证,一块钱的权证涨一块钱,增长率是百分之百。这个股票在涨的过程当中,你有两个股票替你赚了钱,这个股票在下跌的时候你只亏一块钱,如果这个股票有人保底你不会亏,这个原理非常简单。所以当时中化国际这个权证品种也是为北京一些机构获得暴利。刚才王行长介绍的时候,说网上有人说我有散户的经历,有大户经历、有机构的经历,有攻击性机构的经历。攻击性的机构容易给人误解,甚至与过去庄家联系起来,其实我们市面上一些操作手段,第一是追求简洁,第二追求稳健,第三是追求无风险和暴力,第四就是追求合法化。那么由于市场当中存在大量的投机的力量,一般情况下发行分离债的,发行增发的融资要求,中国证监会有特别的审核条件的,它只有对一些最优秀的上市公司,你的项目有发展前景的或者说你大股东有很强的上市公司实力的,比如说有注册资产的公司,它的要求才会同意,像这类公司的基本面是非常好的,这个非常好并没有由个人去猜,中国证券会有很多的专家给你把关,肯定比你个人的能力强一点,这个公司涨升的幅度更大一点。但是由于你研究更深,又没有风险,你想持有量更大,市场的其他持有者更容易认可,而进行融资的上市公司又喜欢去宣传、推广,让大家认可这个投资价格,那涨升幅度更快,获得的利润也就更大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7 09:24:00
其实这两个案例非常明显代表盲点套利的作战思路,也有一些小的奥妙也非常的关键。再举一个例子,曾经有一个媒体报道过一个股民在一天之内血本无归。为什么会在一天之内血本无归?非常重要的一条,新的股民喜欢买低价格的股票,但是他很多东西又搞不清楚,结果就买进了一个四、五块钱叫做“首创”的权证,但是他没有注意到第二天权证到期了,如果你权证到期不转成股票的话,那权证就变成一张废纸,血本无归,30多万钱一夜之间就没有了。非常惨痛的教训,对于老百姓来说可能是一辈子的积蓄。但是做权证做得好的人,可能就赚了大钱。因为在首创权证交易的最后一天,由于这个品种已经达到五块多钱,绝大多数懂权证的人都转成股票叫做“首创股票”。你如果在二级市场买首创股票的话,假如当时的市价是十块钱,而你买进权证,第二天就给它转成股票的话,它的成本相当于九块五钱,你一天买进之后,第二天就转成股票,然后你的成本就是九块五,它的股票的价格大概十块钱左右,立刻卖出那么你睡了一觉就涨了五钱,也就是5%的收益,假如买了100万,睡了一觉就赚了五万块钱。这种案例也是非常多的。
   另外北京的投资者还有一个非常成功的项目叫做“上港集团”)。当时上港有集团公司和股份上市公司,现在有一个潮流,包括大型国企和央企就是要争取上市,上港集团同样也是。上港集团进行整体上市的时候是“上港股份”这个股票,你可以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某个交易日用一股的股票换取上港集团的4.55,也就是说是的价格是16块钱,如果你换股票的时候可以换成34块钱新的绩优股,这个中间也有保底的价格,如果你不愿意换,我给你另外一个选择,可以以16块5毛钱卖给上港集团换成现金。所以北京很多的机构投资者以16块3毛钱就买进股票,它的保底价是16块5毛钱,在16块3毛钱的时候横行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当时我就劝我的父母亲戚你把所有的钱从银行拿出来按买,放在银行里也是2%的利息,而且还要缴利息税,买这个股票的话,只有短短的两三个月当中,你有3%的无风险收益,还不要缴利息税。我当初做了一个选择,如果转成股票的时候,我们就盯住,如果有大量的人不转有这个股票的话,那么我们就获得3%无风险的收益。但是事实上在短短一个星期内,有大量的资金大量的转成股票,后来转成股票之后,仅仅只有三块多钱,而且是国资委当中最先整理的案例之一,转成股票后大盘调整当中连续四五个涨停,也是有非常明显的收益。由于时间所限,其实在过去的一两年当中,我们做这种案例大概做了一、二十个案例,短线的也就是睡了一觉获得了5%到10%的收益。我讲几个例子,有农产品、有上海医药、有刚刚运行的项目叫做中信国安等等,大家可以考虑。
盲目套利主要存在于上市公司的股改、上市公司的融资、一些新的转债和一些交易规则当中,所以大家在学习这些投资知识的时候,除了一些常用的基本面的方法和技术面的思路,对于《证券法》、《公司法》,对于上交所、深交所的交易规则要非常的熟悉。有三家基金公司旗下的五支基金由于它的转债没有转成股票损失了近两千多万。就是说作为基金经理这个方面是要非常熟悉的,应该说咱们海口的投资者在这方面的技术有所突破,有所发展的话,在以后几年当中会获得可持续、稳健的暴利的收益。在比较成熟的证券市场,比如说香港证券市场、美国证券市场真正发大财,无论牛市、熊市都赚钱的人都是用这类的技术。对于普通的家庭或者是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也可以获得远远高于银行,兑现又比较方便,又可以避税的方法。但是关键这个知识一定得学习,这是我今天进的盲点套利一个方法和思路,希望通过这个交流能把大家带入新的投资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7 09:25:00
二、主题投资
   主题投资与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所不同的是它比较讲究阶段性、比较讲究特点、比较讲究客观,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标准是永远不变,比如说同样是马克思主义,在前苏联、在中国、在古巴、在越南由于国情不一样,你如果以不变应万变就容易产生冒险主义,就容易不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主题投资就希望把证券市场根本的原理与股市当时的背景情况结合起来,主题投资比较讲究当时的市场环境,特别是供求关系。什么叫做主题投资,它比较注重与证券市场当中当时的关键点,或者说某一个上市公司,某一支股票当时的关键主题。咱们怎么掌握关键点关键主题,比如说中国大牛市是由于中国股改和资金流动的推动,那么在前几年开始了股改,当时股市的主题就是股改,从管理层、从中间机构券商、从普通的投资者,你只要是抓住股改这个主题,买进了正在进行股改的公司,绝大多数的公司都涨停。你抓住关键点之后掌握了股改的进程的话,基本上赚钱还是非常的容易的,进入2006年下半年,它的主题就进入到期股,你当时买了期股的话,都赚了大钱,然后进入2007年的上半年是市场注入整体上市,在这段时间当中,咱们中国的上市公司的利润大幅度的暴涨,甚至银行都是增长50%、70%、100%,这个在世界上都是一个奇迹。这个与股改、大股东上市的股价需求的利益挂钩的。真正会投资的或者是投资的高手,对于股票没有歧视,没有偏见,这个阶段当中符合主题就是我们投资的标底。股票与上市公司不一样,上市公司有好和差的上市公司,股票你排除最大的风险,比如说退市之外,大多数的股票都有活跃周期有呆滞的周期,你把握活跃的主题的话,所有的股票都可以赚钱。大家知道有一个TCL,这个是属于ST股,在近一段时间当中表现一般,但是在过去也是有辉煌的表现,当时也是有无风险的收益。但是过了主题之后,现在它就使人失望一些。对于上市公司我说了市场的主题,今年的市场的主题就是在中国十七大召开之前市场稳定就是主题。最近正在发行的建设银行、正在发行的中国石油,那么大盘股发行是一个主题,所以在近阶段当中的主题就是大盘新股是值得大家注意的方向。
作为上市公司来讲,每个阶段有注入资产、有整体上市、有进行融资,它有它的主题。你比如说在最近如果市场不好把握的时候,有些上市公司的融资就好掌握,比如说前期当中表现有意的有两个股票一个是“深万科”,不懂的人就说因为房产涨价所以市值就涨了,事实不是这样,市场价格在20多块钱,但是它获得管理层批准要进行融资,融资有这样的要求,这个上市公司作为房地产来讲,目前房地产还是景气的,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中国政府正在信贷方面控制,那么上市公司只有进行证券市场来进行融资,作为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可能都希望融资越大越好,而上市公司的融资又是以融资价格来实现的,比如说要发行两亿股,一块钱是两个亿,十块钱是二十个亿,必然我希望价格越高越好。关于上市公司的融资价格交易规则有规定,必须用招股说明书发布当天前20日的交易日的均价或者最后一个交易日的均价先挂钩,它的融资价格必须是20个交易日均价的90%到110%之间,现在目前实施的绝大多数都是20日的均价,那么深万科为了使他的融资征发获得最大效益化就希望融资的价格高,价格高就希望市价涨,所以在大盘的调整当中,深万科就由20多块钱涨到30多块钱,最后他的征发价格就定到32块多,征发完之后股价就开始下跌。这个当中有利益驱动,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大股东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利益是一致的,都希望涨都希望价格高,而到了融资结束,近阶段表现就比较差,为什么?因为大股东的关键主题已经结束了,动力已经没有了。另外一个非常明显的公司叫做“中信证券”,发行价是60多块钱,征发价涨到了70多块钱。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举太多的例子。
   所以在每个阶段当中,分析证券市场时间、分析上市公司的时候,除了惯用的基本面、技术面,传统的分析方法,还必须把握这个阶段证券市场的关键点、关键主题,掌握这个上市公司股票的关键点、关键主题。你找到了并且在关键点前介入就可以获得比较明显的、相对稳健的、大盘跌他抗跌、大盘涨他超涨的利润。其实中国股市最先进的打法跟许多毛泽东的理论是相似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