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955 1
2007-10-17

十大成就 我国科技事业进入重要跃升期

  科学技术部在记者招待会现场提供的资料介绍到: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做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科技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科技实力大幅提升,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迅速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六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着力抓好八项工作

  据教育部提供的资料介绍,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教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了世纪初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局。

  教育部:我国正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

  据教育部提供的资料介绍,我国正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目前我国有2.6亿在校学生,还有上亿人在接受着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各种形式的培训。我们有1400多万名教职员工。62万多所各种类型的学校,遍布全国的城市和乡村。

  教育部部长周济:我国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8.5年

  教育部部长周济介绍说,过去五年中,我国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入学率进一步提高,国民受教育机会扩大,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了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全国总人口中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已达7000多万人,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正在加速完成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李学勇介绍说:目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科技投入的规模不断提高,2006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总额达到300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0年的0.9%提高到2006年的1.42%。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顺利推进,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增强,大学、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区域创新空前活跃,有效地支撑和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国际科技合作迈出新步伐,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教育部部长周济:从三方面入手 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

  周济说,中国有13亿人口,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这么多的人口,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经过29年的奋斗,我们国家已经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高等教育也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我们应该进一步努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把我们国家努力建设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强国。

  李学勇:我国粮棉油主要品种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在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的提问时说,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最大,粮食安全问题最大。所以,中国粮食问题的解决,实际上科技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国现在粮棉油的主要品种的良种覆盖率已经达90%以上,这些良种都是通过自主创新取得的。这里面也包含着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广大农技推广工作者的贡献。

  周济: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欢迎留学生和学者回国工作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有大批的学者到世界各国学习,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也是一个重要的成绩。三十年来,一共有一百多万学生到世界各地学习,其中有接近三十万人已经回国工作,现在还有五十万左右正在国外继续学习。

  李学勇:中国希望参加国际空间站计划

  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在回答美国侨报记者提问时讲到,关于中美在太空领域可能的合作或者竞争关系的问题,中国政府一贯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一贯坚决主张和平利用空间资源。这些年,我们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航天事业,确实取得了重要进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周济:教育公平的更高目标是上得起学更要上好学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有关教育公平的问题时,首先推荐了在教育部网站上的两篇文章:一篇是《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一篇是《努力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两篇文章详细地介绍了这几年来关于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工作。

  周济:坚持教育公益性 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回答澳门澳亚卫视记者有关教育产业化和高考三十年的相关问题时说,这次十七大报告当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我们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

  周济:要把立德做人作为教育的重要工作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回答合众国际社记者提问时讲到,中国下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就是要使得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整个教育的最重要的工作。

  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自主创新不排斥技术引进和国际合作

  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在回答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的问题时说,我们提出自主创新,不是自我创新,也不是封闭创新。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今天,我们强调自主创新,是强调在开放的条件下要提高获取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这对提高我们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对于调整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0-17 10:46:00

  教育部:我国正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

  据教育部提供的资料介绍,我国正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目前我国有2.6亿在校学生,还有上亿人在接受着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各种形式的培训。我们有1400多万名教职员工。62万多所各种类型的学校,遍布全国的城市和乡村。

 

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实现从最大规模教育到进入高质量教育之间的跨越,已是一个令所有人为之焦虑的问题。

不能不看到,高等教育多年跨越式发展,教育经费短缺与使用不当、师资力量低下与不足、教学设备落后与缺乏已为社会共识。教育教学管理不配套与滞后等弊端已经逐步累积成为了教育之痛,而乱收费、招生黑幕、学术腐败、考试作弊等问题已成为了教育多年之顽疾;在很多毕业生就业难还无法解决的同时,社会需要的毕业生高校还无法提供,其任务与形势严峻,这是我国高教廹在眉睫需要解决的课题。

中国之大,人数之多,发展之切,确实需要有“世界第一”高等教育规模与之配套。但由“大规模”到“高质量”的转变,则需要我们从办学体制、管理模式、育人观念来入手,这才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