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471 1
2007-10-17
<p><font face="Verdana"><strong>杨振宁先生这一次说了句实话</strong></font></p><p><font face="Verdana">清华大学校友杨振宁接受“清华北美教育基金会”的邀请,14日前往硅谷演讲。当被问及何时中国人将再拿一个诺贝尔奖时,他说,若要他打赌,他认为中国人在20年内可能有诺贝尔奖得主出现。他认为最有可能的科目为数学,因为数学研究不需要设备,不需要大量资金,只要有纸笔便行,数学研究不需用到大型计算器,用一般个人计算机就可以。</font></p><p><font face="Verdana">此次杨振宁先生再次语出惊人。他认为我国在20年内可能有诺贝尔奖得主出现。20年,并非弹指一挥间。20年的光阴,谁能保证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看看今天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很难想象20年后的世界。所以说,杨振宁先生给出的时间表,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也并不让人感到特别的兴奋。(10月16日中新网)</font></p><p><font face="Verdana">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杨振宁先生竟认为,20年内我们获诺贝尔奖的奖项将是数学。人们都知道,在诺贝尔奖奖项中并无数学奖这一项。既然没有这个奖项,为何还如此说?难道是拿人开心?究竟是有心之说还是无意之词?即使将来诺贝尔奖会增设其他奖项,但增设数学奖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font></p><p><font face="Verdana">杨振宁先生又说,之所以可以出数学奖,原因是数学研究不需要设备,不需要大量资金,只要有纸笔便行。言下之意是,如果需要设备来进行研究的话,诺贝尔奖就根本轮不到咱们。</font></p><p><font face="Verdana">笔者相信杨振宁先生是有感而发。杨振宁先生一直在国外进行研究,近年来才回到祖国。杨振宁先生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和国外的研究设备和环境应该是分不开的。而对于国内国外研究设备和环境的差距,杨振宁先生应该了然于心。历来被称为“报喜鸟”的杨振宁先生,这一次却说出了一句实话。如果我们仅仅计较于杨振宁先生开出的时间表,而忽略了杨振宁先生的话外音,则未免是一种遗憾和错觉。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不能不看到自身存在的差距。而这个差距,并不在于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完全在于人才。人才只是一方面,而先进的设备和良好的环境同样重要。如果只是一味的强调人才,却不考虑外在的因素,则诺贝尔奖就真的和我们彻底无缘了。</font></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10-18 10:16: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