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需求稳定增长,新一届领导人可能会发现自己将被迫做一些不想也不愿做的事。
新一届中国领导人正试图制定堪称史上最难经济政策之一:让正在飞速前进的经济放慢速度。最近,困难已经越发变得明显,人民希望当局ZF能够有效控制“影子银行”。然而这还只是冰山一角:经济衰退的风险很有可能爆发。事实上,中国新一届ZF表态希望由市场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更是增强了这一风险。
 
最近在一份报告中,Jerome Levy预测中心的David Levy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中国经济的失速速度到底为多少?最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国GDP将在未来十年内从10%下降到6%左右。用一个形象的方式来表述就是,“一个快速扩张的经济就像一辆超速行驶的火车,踩刹车只会让它速度逐渐变慢。由于惯性很大,它仍将沿原轨道继续前行,只是速度不再那么快而已。”相反,他认为中国更像是一个大型喷气式飞机:“近年来,几个引擎出现了问题,飞行员正使用仅存的几个好的引擎操控飞行。飞行员允许飞机减速飞行,但如果减速过快,它将低于失速速度并最终坠落。”
因此,在2008年以后,净出口不再是推动中国经济的主要力量。投资则趁虚而入,尤其是在2009年。这导致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飙升,已从2007年已经很高的42%上涨到2010年的48%。推动投资引擎的燃料当然是信贷的扩张:2009年增长接近30%。这项政策可谓大获全胜。但是,如对过去净出口的过度依赖一样,中国ZF同样希望减轻对信贷(主要推动投资增长主角)的过分依赖。目前被中国经济丢弃的引擎是消费,包括私人消费和公共消费。
事实上,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季度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预期的放缓开始逐渐削弱(见图表)。但是,年度增长下滑至6%的威胁仍旧是巨大的。

首先,投资库存势必大幅下挫,因其取决于经济的增长,而非经济活动。想想看:在经济停滞阶段,库存积压通常为零。再次,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6%的经济增速需要10%的库存投资增速,约占其60%。此外,企业很可能未能预见到经济的放缓,特别是经过多年经济的高增长。他们会发现自己背负的库存量快速上升,从而不得不削减库存,甚至进一步降低产出。
第二,固定资产投资也将大幅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可能要下降40%: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中国来说这将意味着GDP下降20%,这显然将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投资者可能不会做出迅速调整,因为他们预期10%的GDP增长率将要马上回归。这将对经济产生短时间的支撑,但代价是产能过剩。对于库存方面,这将引发更大的库存投资下挫。
第三,因投资所引发的需求和经济活动疲软也有可能对企业利润产生极大影响。这将削弱企业的偿付能力,并进一步降低投资。最后,经济增长率的大幅下跌,特别是因过剩信贷扩张所导致的经济增长,最终将出人的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产生恶劣的影响。中国的私营企业普遍都存在高负债率(见图表)。如果经济保持每年10%的增长,这样的债务应该是可控的。在这样一个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中,新项目的选择时机并不重要。但是,在一个增长缓慢的经济中,这将会引发严重的坏账。
世界银行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称,“持续努力调整资金组合仍为目前的首要任务,例如使不可持续的高投资率逐渐下降”。但是,“倘若投资变得无利可图,那么现在的信贷服务机构将会有问题了。可能引发不良贷款的极剧上升”。即使ZF出手拯救金融机构,那些有贷款业务的机构也会变得更加谨慎。虽然近期ZF对表外业务加强了监管力度,但这局面似乎很难被控制。
这一切都是在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将不能继续其追赶式的增长。显然,6%的经济增速将不同于10%的增速,其经济体的内在结构将发生极大变化。届时经济可能会出现消费占GDP比例为65%,而投资占比仅为35%。所以消费增长将不得不大幅度快于GDP增长,而投资将增长的相当缓慢。这将意味着一个完全不同的收入分配:可支配收入占GDP比例增加而企业利润占GDP比例降低。这将迫使一个不同的生产结构出现,服务业增长迅速而制造业增长缓慢。
中国新一届ZF,实际上现在已经开始重新设计这架大型喷气式飞机,因为它即将着陆,而一半的引擎已经出现问题。市场是最不可能平稳地接受这样一个巨大变化的。要相信飞机可以如期待的那样安全着陆,我所能找到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局ZF在过去处理了很多艰巨的难题。但这一次的问题更加棘手。为了保证需求稳定增长,ZF可能会发现自己将要被迫去做一些事情,比如,扩大财政赤字,这是新一届领导人不想也不愿意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