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3-7-7 18:34:51
   考虑到恐慌情绪的蔓延,年中考核等因素,银行为了收益不惜“铤而走险”的扭曲行为,为“钱荒”埋下了祸根:银行管理更加偏重盈利性,而相对弱化了流动性和安全性。
  每到季末、年末等关键时点,考核的压力经常使得银行必须将眼光短暂地回归到流动性,但却从未形成大面积的所谓“钱荒”。存款保险制度的缺失带来道德风险,这都促使原本充足的货币突然变得如此紧俏。
  近几年影子银行火热,银行借助信托、券商的通道业务频繁,资金杠杆率非常高,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预留极少,资金运用达到极致。
  “钱荒”背后是银行对于盈利性肆无忌惮的追逐,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我国现行金融体制下ZF隐性担保造成的道德风险和行为的扭曲,即银行可以大胆地去赚钱,而把最终的风险丢给ZF。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7 19:02:11
此次所谓钱荒,可以看做监管部门对银行系统的一次压力测试,看看各家银行能不能有效应对未知的风险。眼前经济下滑趋势不减(7月中旬公布的上半年数据恐更不乐观),银行系统的稳定性是下滑进程能否平稳的关键。没想到的结果是不仅中型股份制银行爆出各种小道消息(光大、华夏等等),五大行里也是疑云密布。说好的内控呢?说好的效率呢?让你们加杠杆、搞错配,一不小心就被试出了原形。

我认为根本问题出在ZF对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过度掌控上,只要这个前提存在,就无法在国有控股金融机构中构建更为有效的治理结构,也无法对金融高管形成正常的行为激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7 19:56:5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92ef070101kibr.html

刚才看到的一篇博文,比较长,但思路不错,个人也有这方面的倾向性猜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7 21:38:34
其根源在于监管出了问题或者说是调控出了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7 22:00:03
       “钱荒”,表面看起来好像是银行的问题,但是背后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金融改革迟缓,对银行的监管也不够到位。比如,在理财产品市场已经快速扩张四五年后,不久前监管部门才出台文件规范。这既凸显了监管的不到位,也反映出银行业治理的改革,远落后于发展的步伐——这使得银行盲目地扩张自身业务规模,几乎可以用“随心所欲”来形容。
      不限于理财产品的恣意泛滥,这几年银行还过多地参与到影子银行的业务,短贷长投项目过度,贷款投向多集中在“铁公基”、泡沫化和产能过剩领域等等。这样一来,使得银行资金,不仅出现严重的期限错配,而且更是放错了地方,出现短期流动性紧缺,是情理之中的必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7 22:02:21
从表面看,目前的“钱荒”是由于临近月末季末年中,存款准备金率的缴存、财政存款的上缴、企业分红以及银行年中考核等多种因素叠加,使得资金紧张程度加剧。此外监管部门强化理财产品监管以及加大对跨境套利交易的监管,也导致各银行需要增加资金以满足合规要求。但从根本上看,目前“钱荒”的深层次原因还是在于近年来金融业特别是银行的无节制扩张,金融业的改革与监管远远滞后于金融业的迅速发展,金融体系的发展及其运营管理体制已经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不差钱”,缺的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完善的机制和体制保障;中国股市“不差钱”,缺的是信心和完善的投资者保护机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7 22:21:32
用工荒之后来钱荒,有点意思,我看并不是钱荒,只是钱流向了不该流向的部门或者行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7 22:34:54
对于“钱荒”两个字报谨慎观望态度,一直是市场稳定基石的四大行似乎并不缺钱。钱荒爆出时的“中行违约”、银行系统故障、ATM不能取款可能不是真的意外情况和与事件无关,最起码造成了市场恐慌情绪的加剧。谁在背后推动钱荒的发展。在银行股暴跌中民生和兴业股价惨烈,而银行间市场利率高企后又平稳,谁在注入流动性,为什么事件一开始不注入。工商银行姜建清在事件尾声时通过路透社表态原作市场稳定基石,在事件开始时他在干嘛?一切联系起来,我偏向于认为钱荒是假,只是个别银行的问题被拿了当做由头,真正的起因是金融市场化改革已经触及到既得利益者,只是改革博弈的你来我往的交战,其中也不乏渔翁得利者。似乎最后还是以和平妥协的方式结束,但杀鸡儆猴的作用不小,震动也不小。至于经济方面,已经有太多的分析和评论,中国经济的确在空转,资金对于创新和提高生产力作用近几年很小,产能过剩众所周知,此次事件对于银行控制表外风险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但总体风险可控,中国的金融创新远没有发达国家严重,监管却更加严格。结构转型需要资金作为血液重新注入实体经济,银行的力量自然不可忽视,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P2P的发展也让我们对实体经济资金来源有了更多遐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7 22:44:27
要说钱荒的原因很多,比如QE退出预期、资金外流、理财产品到期、地方ZF债务问题等等,但就类似于回归模型,解释变量总有很多,但显著性和边际效应最大的是哪个才是发现钱荒问题的本质。之前所说的原因或者问题不是最近有的,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要想真的引发危机或者关键事件需要一个引爆点,引爆点一出,“砰”的一声,“钱荒”就甚嚣尘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7 22:47:47
这样的钱荒已经存在了超过3年了,中小企业在这几年举步维艰。每年的春节,民间的融资利率都会超过3分,这五年,中国的经济没有好过一天,大量资本外流,从黄金到美国房地产市场。这次钱荒,只是一个信号,也是给ZF的警示。中国ZF从来没有出台任何拯救中小企业的计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7 23:27:38
钱荒的主要原因还是与银行流动性管理不慎有关。银行为追求相比信贷更高的收益,将很多短期资金投资到理财产品和货币市场工具,或者在同业之间借贷,导致近几年表外业务和影子银行的规模剧增,在这种情况下,“热钱”流出、季末考核等因素直接诱发了银行“钱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8 02:27:01
“钱荒”与其说是经济现象不如说是政治现象,完全是由国家决策者所决定的。比如,美国和日本经济不景气的刺激方案就是扩大货币供应量,收效可圈可点。中国的“钱荒”和企业新班子上马当年的业绩必然亏损一个道理,必须清理前任的债务,然后业绩才可能逐步稳步走高。中国经济崩盘信号是股市或房地产崩盘,因为股市左右中国经济风向标,房地产投资占据中国社会储蓄资源的三成以上资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8 08:11:59
钱荒,即缺少钱,从需求角度分析:
(1)满足交易。这一需求较大,但应该是比较稳定,不易变化;
(2)投资需求。投资越旺盛,资金需求越大;投资形成资本资产,也需要流动性维护;
(3)投机需求。投机规模越大,流动性需求越大。
从钱的供给角度:央行货币政策偏紧,货币供给增长趋缓。

总之,近几年社会总投资特别是总投机规模急剧扩张,其融资方式通过银行表外业务,加大了杠杆,采取期限错配的方式来配置金融资产,一旦货币供给偏紧,后续计划的融资额度难以为继,导致钱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8 08:18:56
安信证券宏观分析师高善文有基于“钱荒”事件对中国经济的三波冲击的描述,逻辑推理严密,但不能不看到他的推理有很强的主管假设性,即“钱荒”真的是银行缺钱,流动性不足,央行在三波冲击中不出手干预。假设能否成立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因此对“钱荒”推理的现实性就要大打折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8 08:36:36
个人认为,钱荒和货币贬值有必然联系。四万亿投出以后,由于前期工程投入太多,摊子较大,在建工程后续资金需求也大。在这一背景下,货币贬值导致建设成本剧增,资金需求空前加大;加之金融产品投资猛增,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资金回收出现困难。
总之,钱荒是当年的钱灾(姑且叫钱灾吧)、投资结构、国际环境综合影响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8 08:59:33
看看理财产品的增长速度,可惜没有进入符合经济转型要求的实体经济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8 09:32:01
钱荒是因为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浮于形式,央行过度的溺爱,使银行流动性管理警惕性丧失,当央行改变行为规则时银行流动潮退“裸奔”,因而钱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8 09:34:38
我对钱荒的认识有三个:一是对中国经济转型能否成功的疑问的正常反映,2008年后,中国、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都提出了经济转型。但对比2012年后,特别是2013年美国的经济转型进展,中国经济转型目标、手段、进展都让人心里没底,特别是去房地产化、去杠杆进展不大,使人对于中国能否有效解决房地产及政令能否畅通存疑,因此才看空中国经济,使国际预期降低和资本外流; 二是中国银行业能力低下加剧了钱荒。中国长期滥发货币的影响,利率市场化长期又不能推进,银行业管理极为低效和盲目,完全靠国家信用和老百姓无其他成熟投资渠道被迫将资金存在银行中供其做享利差所赐,一旦有点风吹草动,就不行了。三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上台,不想背包袱,也得搞政绩啊,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未收会的应收款项一次列为坏帐,呵呵,以后收回的都是他的成绩。呵呵,想想这不属于经济问题,属于心理学问题、属于管理问题,不过换了谁都会这样做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8 09:43:00
利率市场化不能真正的实行,利率还是靠ZF和央行来控制,加之大家都投资于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的不景气,长期导致了钱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8 10:07:23

M2占GDP比例已经达到200%,实际上并不缺钱。钱荒是由于银行都去搞虚拟金融产品,本质上反映了监管和商业银行管理的薄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8 10:14:53
银行贷款放出去太多了,流动性下降了,热钱又流出了,闹起钱荒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8 10:15:05
钱荒在于钱没有投向实体经济,国家不救市也是为了打击这一扭曲经济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8 10:46:16
第一,钱荒并不可怕。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出现短暂的问题,并不能说明银行缺钱了。
第二,从本质上看金融波动是经济增速放缓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这是宏观层面的根源。
第三,波动从微观上看表现在地方ZF平台融资需求与国家政策支持脱节。一方面银根紧缩,是为了静观其变、控制规模、调整风险;另一方面,地方ZF推动城镇化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且是全国范围内的大量需求。这样一来,银行没有途径放款(银监会、发改委、证监会都出文限制),需要钱的地方ZF拿不到钱,对应的各类产品(理财、信托、资管、乃至于股票、债券)均出现流动性问题。钱不流动就不能增值,只能干着急。这是微观层面的体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8 10:49:04
我觉得本次钱荒的主要问题还是要归因于实体经济运行欠佳,特别是当年四万亿投资刺激之后,现在到了该还本的时候;实体经济本来就存在周期性,过度的刺激反而会增加经济的波动性;当然,这次钱荒还与一些金融监管漏洞有关,由于实体经济收益率低,很多资金进入到虚拟经济中,出现了资金空转的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8 11:01:00
觉得并没有真正的“缺钱”,像是一种压力测试,以中国的制度,如果真出现什么问题,肯定会八方来救援,不存在说银行系统崩溃。
这次“钱荒”有利于金融制度的改革,希望制度改革一切顺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8 11:03:53
最不差钱的银行这次面临“钱荒”,并非货币供给短缺造成的,银行仍然还是不缺钱的,造成此现象,应该说有钱的银行将资金用错了地方,导致钱荒发生。央行的这次冷眼相观,应该和ZF的政策导向是一致的,或者可以说,这次是ZF对金融机构的一次风险警告演习,或多或少地表达了ZF对目前金融业的结构的不满,一定程度上预示了ZF对金融改革的决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8 11:07:26
预期央行有充足的现金投放,结果不投放
再加上之前的QE的钱全去了投机炒作的地方,并且还是那种长期的
以至于出现不足,然后短期内被认为放大
从总量上看,适当压缩过热行业的投放,到期贷款收一收,没有那么大影响才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8 11:24:16
钱慌,主要是钱都在影子银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8 11:44:13
钱荒原因就是银行的钱没放在实体经济,大都去搞虚拟金融产品及房产按揭了。适当打压下有助于调整侧重方向,我想除此之外,后续应该还有其他各种产业政策出台作为跟进手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8 12:06:29
上届ZF主要用的是凯恩斯的理论搞宏观调控。这届ZF倾向于用供给学派的观点因为凯恩斯的理论适用于短期。这是根本原因。至于其他的什么,回帖的都说过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