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试一试。
 
 
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发展综述及展望
 
 
2007年,CPI持续上涨、资本市场火爆、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无疑是全年经济发展的几大热点。据国家统计局预测,2007年中国GDP的增长率将达到11.5%。尽管抑制股市泡沫、通货膨胀等呼声不绝于耳,而国家也确实出台了很多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一年之内6次加息、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但宏观经济形势的利好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爆发性发展。
这一年,风险投资行业所处的政策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2007年2月,作为《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配套政策的《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的通知》正式出台。据此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含2年),符合条件者,可按其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的70%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2007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也正式生效,新法对被美国证明为风险投资机构最适合的组织形式——有限合伙制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经济、政策双重向好的形式下,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表现异常活跃,募资和投资活动频繁发生,风险投资的概念也逐渐的被大众所熟知。在整体高速发展的情况下,风险投资行业内部也进行着结构调整,资金来源、组织结构、投资偏好等都有所变化。
在此背景下,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于2007年9月成立了专门的调研组,开展对2007年度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发展现状的调研,以及时跟踪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新动向。调研组历时4个多月,主要以问卷和电话回访等方式,广泛收集了国内主要风险投资机构截至2007年底的基本信息、筹资、投资及退出绩效等较为翔实的第一手信息。
我们的调研范围包括在中国大陆表现比较活跃的海内外风险投资机构。本次调查的有效数据样本为275家投资机构,包含156家本土风险投资机构及119家外资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在此对他们的大力支持深表感谢。在对各机构反馈数据和公开渠道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完成此报告。
中国风险资本规模与投资总量井喷式增长,再次刷新历史记录。
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度,共有109家风险投资公司扩资或募集新的基金,筹资金额达893.38亿元人民币 ,达2006年度的新筹集资金额的4倍以上。另外,据公开资料显示,还有8家风险投资机构新募集了专注投资于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风险投资基金,总额将近350亿人民币。
截至2007年底,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不完全统计,内外资风险投资机构所管理的投资中国内地的风险资本总额高达1205.85亿元人民币,超过2006年度调研中管理资本总额的一倍以上。
在投资方面,2007年投资总额超过398.04亿元,为2006年投资金额的2.5倍以上;投资项目数也高达741个项目,为2006年的2倍以上。
政府、民间资本扎堆进入  人民币基金热潮兴起
2007年,实现增资或新募集基金的内资机构为83家,募资金额为197.53亿元人民币,是2006年的2倍以上。
在本土资金中,虽然来自于政府资金的比例由2006年的7.4%提高至34.57%,但政府的角色却在发生转变——由直接投资者转变为间接投资者,不再直接投资设立风险投资公司,而是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引导更多的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并引导这些资金的投资方向。2007年6月,财政部和科技部首先启动了一只国家级的引导基金,初期规模为1亿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同时,山西省、江苏苏州、山东淄博、广东中山、云南昆明、辽宁沈阳、北京市海淀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天津市滨海新区等地区也分别设立了政府引导基金。
除政府资金之外,很多大型企业集团也积极分享风险投资的盛宴,2007年度有36.37%的资金来自于大型企业集团。2007年1月,江苏远东控股集团就联合雨润、江苏利安达集团等10多家大型民企,在京成立世华联合投资公司。世华联合基金初步注册资本金为5亿元人民币,委托中科招商进行管理。5月10日,江苏省首个以民营资本为主设立的创业投资基金——元风基金成立。该基金由江苏省6家民营企业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本为2.5亿元人民币。同时,券商直投业务也开始运作。2007年9月10日,中信证券收到中国证监会《关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直接投资业务试点的无异议函》,正式宣告其拿下直接投资业务试点资格,随后出资8.31亿元人民币,设立全资子公司——金时投资有限公司。
2007年,受国内股市的影响以及国家政策导向,为方便在国内进行投资和退出,很多外资机构开始设立人民币基金,逐渐扭转其外资形象。2007年4月,红杉资本已经与创新投达成协议,双方计划合资成立一只名为“红杉创业资本”的人民币基金,用于国内的创业投资项目。鉴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完善,另有很多机构,如智基创投等都在积极筹划设立人民币基金。
组织形式结构调整  合伙企业渐成趋势
在新《合伙企业法》生效之后,风险投资机构的组织形式也在进行着调整,很多早有准备的团队开始设立合伙企业。
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6月29日,深圳市南海成长基金就正式宣布开始运作,这是国内首家以有限合伙方式组织的创业投资企业。南海成长基金首期出资额为1.62亿元,50%以上将投资于深圳“创新型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的拟上市企业。
到2007年年底,已经有十多家有限合伙制的风险投资企业设立,其中以2007年11月9日成立的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深圳市东方富海创业投资企业规模最大。东方富海首期募集并管理境内、境外两个基金,境内基金规模为9亿元人民币,境外基金规模为1亿美元。 
合伙制创投企业除了具有决策效率高的特点,还具备税收优惠、不受资本金以及投资期限约束、清算程序简便,以及资金安排灵活等优势,相信会逐渐成为流行趋势。
投资行业进一步分散  连锁企业体现扩张优势
2007年的中国风险投资延续了前两年多元化投资的趋势,Web 2.0企业失去往日的光环,尽管TMT领域和能源环保类企业仍占据大部分的投资份额,但传统行业,尤其是一些连锁类企业已成为后起之秀。
借助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强和消费市场的扩张,在2007年,7天连锁酒店、速8酒店、汉庭酒店连锁、深圳维也纳酒店集团等酒店连锁分别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其中7天酒店的总融资额超过1亿美元。而真功夫、一茶一座、迪欧餐饮等餐饮连锁,ITAT等服装连锁,佳美口腔、爱康国宾等医疗连锁,唯美度、千子莲集团的美容按摩服务性连锁,BigCafe等网吧连锁企业都在这一年得到了风险投资本的青睐。
国内IPO退出流行  本土风投初见成效
得益于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好转及GDP的逐年高速增长,也有赖于风险投资的支持。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统计,2007年共有77家具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在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国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总额达1569.41亿人民币以上,而2006年仅有22家风险投资企业实现IPO。其中,有50家企业是在中国国内资本市场实现IPO的,包括在大陆发生的28例IPO事件和在香港资本市场发生的22例IPO事件。
在中国国内资本市场的退出基本都是由本土风险投资机构主导的,这为其带来了巨大的账面收入效应(经过一定的锁定期才能够实现实际的退出)。其中,仅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一家就有10家投资企业实现IPO。
热点投资行业整合加速  产业链逐步完善
2007年,在风险投资背景企业的带动和风险投资机构的助推下,很多新兴的行业加快了整合速度,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11月28日,宏梦卡通集团和三辰卡通集团在长沙正式对外宣布战略整合,同时宣布获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等国内外资本过亿元人民币的追加投资。作为两大国产动画生产者,在此次资源整合之后,宏梦卡通、三辰卡通原创动画生产量加起来已达到25 000分钟,占国产原创新节目的40%。2007年,两者原创动画生产量将达到30 000分钟,2008年将达到50 000分钟,在全国原创动画生产量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
2007年12月11日,在传媒产业,分众传媒与玺诚传媒达成协议,收购后者100%的股权。这一动作最终使得在户外液晶广告领域,分众传媒成为一枝独大的局面。在一系列的收购之后,目前,分众传媒已形成了拥有商业楼宇视频(分众、聚众)、卖场终端视频(分众、玺诚)、电梯平面媒体(框架媒介)、户外大型LED彩屏媒体、手机无线广告媒体(凯威点告)、互联网广告平台(好耶广告网络、创世奇迹、科思世通等)等多项广告业务线。
在网络行业、在软件行业,也有类似的并购事件发生。可以说,风险投资不但对新兴行业的企业起着很大的扶持作用,还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链的完善。
风险投资发展过热?投资者喜乐自知
更多的资金进入和更多的目光关注也给予了风险投资者更多的压力,很多风险投资家都戏谑的称自己为“疯投”,在各方面的条件成熟之际,行业内部竞争逐渐激烈。在165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11.50%的投资者认为目前风险投资行业已经发展过热,出现泡沫;另有46.20%的投资者认为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出现偏热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在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对2008年行业发展前景的调查中,尽管有17.88%的投资者认为可能会出现泡沫,却有更多的投资者认为2008年的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将平稳的增长(如下图所示)。相信随着创业企业的进一步增多,投资环境的进一步完善,以及资本市场整体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创业板市场的推出,2008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将会更加引人注目。
关于2007年度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调研的简要说明
一、为了及时把握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动态及其规律,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成立了专门的调研组,开展2007年度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现状发展的调查。
二、本次年度调查包括问卷调查和公开资料收集两部分。调查问卷的发放从2007年11月9日开始,调研组向在中国大陆从事风险投资行业的主要风险投资机构发出调查问卷,其中涵盖的地区除青海、西藏等地以外的中国内地大部分省份。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调查组也从公开渠道收集相关机构的投融资信息作为补充。本调研样本包括截至2007年1月上旬的168份有效问卷以及部分公开获取的相关投资信息资料(已经逐项剔除重复计算项目),合计275家机构。从调查范围和结果看,我们认为构筑本报告的调查素材可以很大程度反映了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在2007年度的发展现状。
三、本次问卷调查的内容涉及投资机构的基本信息,风险资本规模、年度新募集风险资本规模及其相关的资本来源分布,机构的投资规模及其分布,退出项目情况等本年度及历年资料信息。
四、为了考察风险投资运作的区域情况并进行比较,依据实际发展情况,我们将分成三个大重点城市和其它五大区域进行比较分析,各区域的划分见表1。
表1: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调研区域分布 
| 地区 所辖省市  | 
| 北京 北京市  | 
| 上海 上海市  | 
| 深圳 深圳市  | 
| 东北 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 
| 华北 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 
| 华东 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  | 
| 中南 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  | 
| 西部 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 
 
调研统计结果分析
一、总量分析
(一)调研样本总量与分布
本次调研的风险投资机构为275家,其中有156家本土风险投资机构,外资背景机构119家,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6.73%%和43.27%,如图1所示。
  
图1  调研样本机构背景
(二)风险投资总量
2007年风险投资规模再攀新高,投资金额达到398.04亿元人民币,是2006年投资金额的2.77倍,见图2。 
 (注:2003、2004年仅为问卷调查数据)
 
(三)风险资本规模
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07年底,在中国的风险投资机构管理的风险资本总量超过1205.85亿元,是2006年底风险资本总量的2.03倍;平均每家风险投资机构管理的资本额达到8.492亿元,每家管理风险资本额的中位值为2亿元。见图3和图4。
  (四)年度新募集风险资本规模
2007年度,109家机构/基金新募集893.38亿元的风险资本,达到2006年度的新筹集金额的4倍以上;平均每家机构/基金募集8.196亿元,每家机构/基金募集资本的中位值为2.6亿元。见图5和图6。 
  
  
(五)年度退出总量与收益情况
有157个投资项目在2007年实现退出。其中,125个项目的退出金额达到92.6亿元,平均单个项目的退出金额为0.75亿元。见图7。
二、投资特征分析
(一)中外投资总量差异
2007年,由外资机构主导的投资总量超过302.502亿元,占总投资额的76.0%,本土机构主导的投资总量仅为95.542亿元,占总投资额的24.0%,见图8。
  (二)投资强度
2007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本年度投资强度(投资额/项目数)高达5956.89万元/项,比2006年增长43.49%。具体情况见图9
(三)2007年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行业
在我们本次调研中,有20.78%的风险投资家认为能源环保行业是2007年中国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行业,紧随其后的是IT行业和生物技术行业。而传统行业提升为第四大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如图10所示)。
三、资本特征分析
(一)风险资本总量的来源分布
对近几年风险资本来源分布比较可以看出,2007年度海外资本比例继续上升,达到55.6%。而来源于企业的资金比例则由2005年的30.7%持续下降到2007年的23.8%。来源于政府的资金比例也出现持续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21.1%下降至2007年的10.7%。此外,金融机构的资金比例也在2007年度有所下降。具体见图11。
  (二)年度新募集风险资本来源分布
在2007年度新募集风险资本来源中,海外资本的来源比例由2006年的65.1%下降至51.78%。企业资本成为第二大来源渠道,所占比例为17.5%。来自于政府资金比例由2006年的7.4%激增至16.7%。见图12。
(三)风险资本地区分布
如图13所示,2007年风险资本量的82.70%集中于北京、上海和深圳三个地区。北京地区风险资本总量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但占全国风险资本总量的比例有所下降,由2006年的45.5%下降到2007年的36.84%。上海地区2007年的风险资本量仅次于北京,占全国资本总量的28.75%。2007年深圳地区的风险资本比例有显著上升,比2006年增长11.3个百分点。
四、退出特征分析
在91.75亿元的退出金额中,有50.24%的金额是通过资本市场上市交易实现,以股权转让方式退出的金额比例为45.46%;清算方式退出的占4.30%,见图14。
  在以股权转让方式退出的41.71亿元中,以转让给其它投资机构退出的金额最多,占全部的53.6%。原股东(创业者)回购以23.24%的退出金额比例位列第二。见图15。
(四)IPO分析
2007年度共有77个风险投资企业实现了IPO,分布在纳斯达克、纽约证券交易所、深交所、新加坡交易所以及香港证券交易所等资本市场,融资额超过1569.41亿元,平均融资额为20.38亿元。
在77个IPO企业中,以传统行业、狭义IT和能源环保的企业数居多,其中传统行业和狭义IT分别为27家和12家,能源环保为6家,所占比例分别为35.06%、15.58%、7.79%。具体行业分布情况见图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