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2277 2
2013-07-09
【机构】华泰证券
【篇幅】PDF25
【摘要】
当前中国经济的状态是“稳住不破裂”,即坚决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现行的体制下中国很难主动进入实质性的去杠杆,除非未来出现这样场景:泡沫破裂之后进行债务重组和减记。稳住防止经济泡沫破裂主要靠两个手段:一是维持汇率的强势以稳住国际收支;二是用宽松的货币环境来帮助巨额存量债务存续。近期“钱荒”反映了整个信用市场的流动性错配可能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存在硬着陆的脆弱性。长期资产的收入无法覆盖短期融资的成本,中国某种程度上已经出现了债务融资的“庞氏”特征。

今天中国金融体系的最大脆弱性来自于ZF配置资源权力过大所导致的严重的道德风险和大量的或有债务。整个信用系统都在套体制的“利”。这是这次流动性冲击背后真正风险所在。如果这次调控仅是抑制增量,那货币就不可能收得太紧,高利息不可能拖太久(高利息下资产下行将引致经济的硬着陆),因此存量还得靠庞氏融资续着,这样争取以时间换空间;如果敢动存量,意味着违约和银行坏账就允许出现,允许企业破产重组,这可能要准备经济提前着陆(经济短期可能下行的幅度很大甚至衰退),经济将向死求生,但长期看应该是好的。

我们体会,央行的主要目的还是抑制货币增量,货币政策若真收紧,存量资金链就有断裂风险,中央ZF要求的底线就会失守。故此,未来流动性可能会呈现“衰退性宽松”:M1、M2和社会净融资增速呈现收敛态势,但货币市场利率再走低。中国更需警惕外部风险升级,一是美国经济复苏呈现加快的迹象,对于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讨论会逐步升级;二是安倍经济学遇到难关,日债一旦进入高波动状态或诱发整个亚太区资产市场的剧烈动荡。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扎破中国经济泡沫的“刺”。美债是一切逻辑的节点。如果美债收益率出现持续上升,原有的全球货币收益结构的平衡将会被彻底打破,从而会触动美元套息平仓,欧债、日债以及全球资产估值的高地(东亚+澳洲经济体)都可能面临越拉越大的压力。安倍经济学遇到难关。面对长债收益率的上行,日本央行几乎没有选择,只能通过进一步量宽将其压回去。但如果“胀”的预期消除不了,收益率可能又会重拾升势,这或是条不归的路径。最不好的结果是,由于日金融部门资产损失减记的压力,可能导致海外撤资或引爆整个泛太平洋资产市场下跌浪的展开。

中国央行的汇率政策在“夹板””中左右为难。一方面,若要支持经常账户,就应要求人民币弱势应对“日元贬值+美元升值”;另一方面,要照顾身后庞大的经济泡沫(房地产和产能),需要人民币保持强势。自2008年以来,人民币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强的货币。未来若出现外部风险升级,我们相信中国央行会选择SLF+SLO+RRR(只可能下调)的货币工具组合予以对冲。但央行短期内恐怕也不能完全对冲风险偏好的崩塌。我们将看到的场景是:充沛的银行间资金市场,以及信用萎缩的社会融资,而安全资产成为资金追逐的“香饽饽”。

中国经济的中期风险而言,“缩”的风险远大于“胀”。突破目前僵局的政策逻辑其实取决于ZF主动减速的决心和勇气,将经济的系统性风险提前释放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7-10 08:30:58
华泰的报告…………不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2 23:53:25
明天啦,多谢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