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除了校名,校门,校徽,校歌外,还有个校训。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校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可以体现出一个大学良好的精神风貌,优良的学风,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针政策,甚至是学校的文化背景和氛围。
        校训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传统。但遗憾的是,在教育部“211工程”大学的校训中,“求实”出现了30次,“创新”出现了28次,“团结”出现了18次,“勤奋”出现了16次,“博学”出现了13次。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空泛化现象严重,造成认同程度降低,感召力不足。
        老学校的校训多与名人有关,个性鲜明,深刻,而新学校或地方院校则雷同化高,缺乏内涵创意。
        蔡元培先生曾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八个字作为北大校训。虽然有名,但从来没有被正式作为北大校训使用。不知从哪年开始,“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成为新的北大校训,但与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相比,就逊色多了。
        大陆与台湾有2所学校同源(清华与中山),因此校训相同。台湾与香港大学校训的传统文化意味更浓。
另外简练易记、脍炙人口、给人震撼、历久弥新、有亲和力的校训实在太少了。
所有校训还未发现少于4个字的,是否不能再短了?当然18字的校训也显得冗长。
从校训这一侧面,可以看出国内外大学的差异。从不同的校训中,我们可以悟出许多。。。。
每一所大学校训的背后,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附部分大学校训(网上下载,未经核实。有遗漏请指正)
综合大学
北京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河南大学: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安徽大学:至诚至坚博学笃行
长安大学:弘毅明德笃学创新
重庆大学: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
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东华大学: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东南大学:止于至善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福州大学:明德至诚博学远志
河海大学: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
黑龙江大学:博学慎思参天尽物
湖南大学:博学睿思勤勉致知
华侨大学:会通中外并育德才
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
集美大学:诚于处事,毅于待人
暨南大学:忠信笃敬
兰州大学:自强不息,独树一帜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青岛大学:博学笃志明德求真守正出奇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汕头大学:创新求实勤奋团结
上海大学:自强不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四川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苏州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天津大学:实事求是  
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西安交通大学: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西北大学:公诚勤朴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湘潭大学:博学笃行盛德日新
新疆大学:团结紧张质朴活泼
扬州大学:求是求实求新求真
云南大学:会泽百家 至公天下
浙江大学:求是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景德镇陶瓷学院:崇德尚学陶冶成器
(未完待续)
我就不继续重复内容了,我发现整理校训的确是百度百科整理的好,网友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百度